【湖北日报】碳市场扩围,湖北准备好了吗

发布时间:2025-03-28    来源:<!--<$[信息来源]>begin-->湖北日报   关键词:

3月26日,生态环境部官微发布了《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覆盖钢铁、水泥、铝冶炼行业工作方案》,这标志着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首次扩大行业覆盖范围。

此次扩围纳入的钢铁、水泥、铝冶炼行业是碳排放大户,这些新成员每年要“吐”出30亿吨二氧化碳,占全国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两成多。据悉,预计有60余家湖北企业从区域碳市场“转场”到全国碳市场。

湖北是全国碳排放权注册登记系统(简称“中碳登”)的所在地,负责全国碳市场的注册、登记、清结算任务,此前都做了哪些保障准备?被纳入的湖北企业,有何高招?

中碳登算力将提升20倍

“企业注册登记要注意什么?什么时候发放碳配额?”3月26日下午,中碳登业务部门的电话响个不停。

全国碳市场就像个“碳排放管理群”,原来只有2200多家发电企业“在群”,现在要新增三个“工业巨头”、约1500家企业,整个碳市场将达到3700多家企业,覆盖全国60%以上的碳排放。除了二氧化碳外,四氟化碳和六氟化二碳这些温室气体的“亲戚”也要一起管。

“去年我们特地组织开展了模拟交易履约活动,帮助新增企业提前熟悉市场规则,同时开辟了400专线电话,一年要接到上万次的电话。”中碳登市场服务部负责人周钟鸣说。

全国碳市场注登系统在武汉,交易中心在上海,每天下午3时,中碳登结算业务部迎来最繁忙时刻。上海那边将全天交易数据打包,通过主、备两条跨省专线将数据传输至湖北。中碳登结算部立马化身“日终会计”,清算诸多交易账单。在高峰期间,每天约有2000条数据流转。

“碳市场越活跃,后台越是要稳。”中碳登安全运维部负责人林松松说,中碳登配备有“两地三中心”的高标准数据库,提前拓展注登系统功能,升级网络安全,确保具备承接扩围行业进入全国碳市场的条件。

湖北宏泰集团正计划为中碳登打造“算力底座”——全国碳市场大数据中心,建成后,中碳登算力综合性能将提升20倍。

高耗能企业炼成“减碳达人”

3月24日,打开武汉钢铁有限公司(简称“武钢有限”)碳管理信息系统,一张“碳地图”汇聚了每个生产基地、每个环节的碳排放数据,实现了“看碳、析碳、管碳”。

“进入全国碳市场,我们既感受到压力,也充满信心。”武钢有限低碳节能技术首席易祥介绍,公司在区域碳市场摸爬滚打10多年,积累了丰富的减碳和碳交易经验。

在武钢有限园区,一排排屋顶光伏鳞次栉比,一年能发电4500万千瓦时,减少3万吨的二氧化碳排放。“除了采用绿色能源,我们每年都会采购绿色电力,去年就买了8亿千瓦时。”易祥说。

排碳有成本,减碳有收益。2018年以来,武钢有限累计投入179.6亿元、实施190个项目,在行业内第一批完成“双碳最佳能效标杆示范工厂”创建,碳排放强度累计降幅超14%。“2019年、2020年,我们连续两年有盈余的碳配额,通过市场交易还获得不少资金收入。”易祥称。

武钢有限已确立四大“减碳”路径,为了确保目标实现,企业5年前便成立了碳中和委员会。瞄准自愿减排市场,武钢有限还提前锁定一批全国森林碳汇资源,预计一年可减少7万吨二氧化碳排放。

中国能建葛洲坝水泥公司(简称“葛洲坝水泥”)也做了充分准备。“我们提前一年摸清碳数据质量,把旗下9个水泥厂查了个遍。”公司碳资产管理处处长夏枫说,近年来,企业累计投入近10亿元搞节能改造,相当于给工厂“换肺”,一年少排30万吨二氧化碳。

如今,葛洲坝水泥从碳配额“买家”变成了“卖家”,就像炒股从亏钱变赚钱,夏枫也成了一个成熟的碳市场操盘手。“未来,我们几千家碳排放履约企业在同一个舞台较劲,比的就是谁更低碳。”夏枫说,企业正开展能碳一体化平台建设,将实现工厂碳排放数据的实时计量。(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左晨 通讯员 张阳春 吕露

新闻链接:https://news.hubeidaily.net/pc/c_3808343.html

资讯来源:<!--<$[信息来源]>begin-->湖北日报

免责声明: 本站内容转载自合作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信息,转载此文仅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但这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站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本站内容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下一篇:暂无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