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能源圈的五件大事件,其中涉及清洁能源、核电、油气、储能、煤炭多个能源领域
一、中广核清洁能源装机突破1亿千瓦
24日,据能源圈了解到,记者从中国广核集团(以下简称“中广核”)召开的媒体通报会上获悉,2023年,中广核清洁能源总装机突破1亿千瓦,全年实现上网电量3338亿千瓦时,较上一年增长234亿千瓦时。
“作为我国清洁能源发展的主力军,中广核坚持以核能为特色,大力发展核、风、光、储等清洁能源,在运在建清洁能源装机容量已突破1亿千瓦。”李历透露,中广核27台在运核电机组保持安全稳定运行,近八成WANO(世界核电运营者协会)指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15台机组综合指数达到满分。
截至目前,中广核在建核电机组达11台,全部采用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分布在广东、广西、浙江、福建等地,批量化建设稳步推进。
二、我国自主三代核电“华龙一号”批量化建设稳步推进
据能源圈从人民网获悉,我国自主三代核电“华龙一号”核电机组批量化建设稳步推进。目前,我国西部地区第二台“华龙一号”——广西防城港核电站4号机组已完成冷试、热试等重要工程节点,正在向装载核燃料节点目标迈进,计划于2024年上半年投入商业运行。
“华龙一号”是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核电技术,具有双层安全壳、能动与非能动相结合等多项特征,是我国核电走向世界的“国家名片”,对于保障我国能源安全、优化能源结构具有积极作用。
三、大国重器“深海一号”关键设备完工出海
据能源圈从新华网获悉,我国首个深水高压气田开发项目“深海一号”的二期工程取得关键进展,于近日在深圳建造完工的、用于托举生产平台的导管架,24日乘驳船从深圳赤湾港启航,前往工程所在的南海北部大陆架西区的琼东南海域。
中国海油海南分公司副总经理姜平介绍,“深海一号”二期工程是建设南海万亿方大气区的重点项目,全面投产后,可使“深海一号”的天然气储量从1000亿立方米增至1500亿立方米,高峰年产量从30亿立方米增至45亿立方米,将持续为海南自贸港及粤港澳大湾区提供可靠的清洁能源,成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气源地。
四、粤港澳大湾区抽水蓄能年发电量首次突破100亿千瓦时
据能源圈了解,2023年,在全国电力负荷屡创新高和新能源装机占比持续增大的形势下,抽水蓄能作为目前技术最成熟、经济性最优、最具大规模开发条件的电力系统绿色低碳清洁灵活调节电源,在能源电力供应中的保障作用愈发凸显。
2023年,粤港澳大湾区6座抽水蓄能电站的31台机组启动超过30000次,较2022年增长13.81%,发电电量112.61亿度,首次突破100亿千瓦时,较2022年增长27.36%,相当于514万居民用户一年的用电量。
五、山西2024年将新建150座智能化煤矿
近日能源圈了解到,能源大省山西开年即加码建设智能煤矿,借助科技力量保障安全生产。在16日召开的山西煤矿智能化建设现场交流会上,山西省能源局副局长苗还利介绍,2024年,山西将新建成150座智能化煤矿。
据能源圈了解,2023年,山西新建成81座智能化煤矿和498处智能化采掘工作面。截至目前,山西281座煤矿拥有智能化采煤工作面,产能达74750万吨/年,占全省生产能力的61.91%。
山西省常务副省长吴伟表示,近年来,华为煤矿军团全球总部落户太原,众多智能化厂商在山西投产研发制造,山西煤矿智能化产业集群加快。
资讯来源:能源圈整理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