旭阳氢能技术跃迁路径:从区域示范到跨域整合的氢能科技革命

发布时间:2025-03-28    来源:旭阳氢能   关键词:旭阳氢能,氢能产业,氢能技术,

在“双碳”战略纵深推进与全球能源格局重构的关键期,旭阳集团以前瞻性战略布局勾勒出氢能技术跃迁的清晰图谱,发展路径以“技术协同降本-场景深耕突破-跨领域生态构建-全球化标准输出”为主线,通过焦化副产制氢与可再生能源制氢的技术耦合、液氢储运体系的自主创新、多场景氢能应用的规模化落地,实现从传统能源企业向氢能科技领军者的战略拓展。这一进程不仅深度契合国家氢能产业顶层设计,更以技术突破与模式创新为支点,撬动能源革命的万亿级市场空间。

旭阳氢能技术发展沿革呈现从传统化工副产氢向氢能全产业链技术引领的跃升:自2019年肇始氢能整体规划布局,2020年率先突破甲醇驰放气制高纯氢工艺,1吨/天一期高纯氢装置投产运营,正式切入氢能赛道;2021年启动“一线一网两翼四阶段”的氢能长期发展战略,纵向延伸制氢-储运-加注-应用全链条,加快建立一体化闭环氢能产业圈,并完善科技平台体系;2022年扩大清洁氢供应规模,12吨/天二期高纯氢装置投产,并加大力度发展氢气运输车队、加氢站建设运营等业务与技术,深化市场影响力;2023年搭建“北京办公基地&展示空间+园区科研实验室+氢能中试基地”科研平台体系,开展关键材料研发;2024年自主研发小标方PEM电解槽、正仲氢转化催化剂等核心技术,并开拓5吨/天液氢项目,主导制定3项国家氢能标准,形成覆盖“制、储、运、加、用”的全链条技术标准体系,为构建氢能生态系统集成商奠定技术基础。

近期规划:区域示范,完善京冀氢能供给应用

1.京冀氢能供给体系完善

旭阳集团将与产业链企业合作,拓展在北京、河北加氢站业务,依托旭阳丰富的氢气资源,加强调度管理,实现加氢站运营进一步降本,打造京冀一体化运氢加氢业务。基于液氢生产技术,在北京建设液氢供给中心及旭阳氢岛,并以氢岛为源头逐步形成辐射整个北京市的氢能供给局域网,围绕供给中心提供氢气供应服务,形成氢能集散地,同时积极开发北京高科技领域高端用氢、科研用氢、电子级氢等产品。

2.氢能应用场景扩张

依托旭阳氢能资源、加氢站布局及巨大的物流需求,规模化扩张氢燃料电池重卡运营场景。立足全产业链技术可控及一体化管理,实现氢能“制、储、运、加、用”全流程成本可控,打造可盈利、可复制的氢能闭环全产业生态,并复制拓展该场景至旭阳各园区及国内其他相关场景,进一步扩大旭阳氢能制储板块的业务与利润。

中长期规划:跨域整合,打造绿氢全链规模化应用

根据国家发改委《关于促进新时代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到2025年可再生能源制氢量达10-20万吨/年。在此大的背景下,旭阳将在实现2025至2026年近期氢能发展目标的基础上,按照“绿氢工厂+液氢工厂+绿色化工”的整体框架思路,系统规划实施“制、储、运、加、用”绿氢全产业链布局发展。

首先,采用PEM电解槽+碱性电解槽或者AEM电解槽等,柔性调节匹配风光电可再生能源制氢技术,实现低成本绿氢制取;以绿氢替代为核心,推动合成氨、甲醇生产全流程脱碳,抢占高端清洁绿色化学品市场,实现“成本降维‘打击’优势+产品附加值跃升”双重突破,构建深度耦合的零碳生产体系,树立行业转型标杆。

其次,基于液氢6N-7N纯度,开发食品级、电子级超纯氢产品,切入半导体、医药等高端市场。充分发挥液氢的运输半径优势,实现氢气市场的翻倍增长。依托旭阳多种氢气运输方式,构建输氢管道(>1000km)、液氢运输(200-1000km)、高压气氢运输(<200km)三级输氢体系,实现氢能跨区域调配,系统化降低综合成本,整体性提高市场竞争力。

第三,聚焦下游应用,在北方城市群布局液氢加氢站的同时,拓展液氢燃料电池汽车(重卡,公交车,环卫车等)示范场景,形成液氢“制、储、运、加、用”生态闭环;发挥旭阳氢能液氢制取与储运优势,为远距离氢能清洁输送及跨区域能源调配提供创新解决方案,为我国氢能产业规模化发展提供强劲助力。

未来行业趋势:生态跃升,贯通水陆空绿色立体网络

1.长江绿色清洁能源走廊:水力发电制绿氢+氢气液化+氢燃料电池货船基于国家“双碳”战略实施,跟随长江航道经济带(宜宾到上海)发展,以沿途三座梯级水电站(向家坝、三峡、葛洲坝)为机遇寻求的支点,通过在沿途布局多座液氢加氢站,为液氢燃料电池货船提供清洁燃料,打造长江绿色清洁能源走廊,实现绿氢工厂、液氢工厂及燃料电池航运终端应用全链条资源整合,形成技术-装备-场景闭环。

2.低空经济:“液氢+燃料电池”加持液氢载人多旋轴飞机、活塞飞机低空经济作为新兴经济形态,涵盖城市交通、物流运输、应急救援等领域,发展迅速。液氢凭借高能量密度和零碳排特性,成为低空飞行器的理想能源选择。飞行器中的液氢储运系统采用轻量化低温液氢储罐,优化设计以减少热泄漏,提升储氢效率;燃料电池系统采用风冷技术,减少外围部件,提升功率密度,基于液氢高能量密度,可实现长续航和高载重。因此,液氢在载人多旋翼飞机和活塞飞机领域具有广阔的前景。

3.远洋运输:远洋液氢/氨轮船+液氢远洋运输

未来液氢与氢燃料电池技术的联合应用在远洋运输领域具有广阔的潜力,特别是在远洋液氢轮船和液氢运输船中,能够显著推动航运业的绿色转型。技术层面,远洋液氢轮船采用液氢燃料电池与电动机结合的混合动力系统,通过电力推进替代传统内燃机,减少碳排放和噪音污染。预计到2035年,大型液氢轮船和液氢运输船年产量可达100艘以上,推动全球绿色航运产值突破千亿美元,并形成航运业脱碳和能源转型的重要支撑。这对于后续与亿华通完成深度整合得以全面聚能增长的旭阳集团氢能产业来讲,无疑蕴涵着重大的发展机遇。

总体而言,旭阳氢能战略规划深度契合国家氢能顶层设计,通过“区域示范→规模降本→跨领域渗透”的递进式发展路径,实现从传统能源企业向氢能科技领军者的扩张开拓。旭阳氢能成功的关键则在于:技术协同,焦化副产制氢+可再生能源制氢+液氢储运,形成成本优势;场景深耕,构建牢固的产业护城河;政策契合,精准匹配“双碳”目标与产业补贴,汲取发展动力和基础条件。因而可以说,旭阳的氢能技术跃迁路径,本质是一场能源生产、储运与消费的系统性革命,通过技术创新突破成本瓶颈,借力场景应用重构产业生态,最终实现从传统能源向氢能经济的范式转换。立足业内关于“氢能有望成为继煤炭、油气、电力之后的第四大能源支柱”的战略判断,旭阳集团未来将继续以现有战略为基础,在氢燃料货船、低空经济、氢能远洋运输等领域提前布局,占领行业制高点。


资讯来源:旭阳氢能

免责声明: 本站内容转载自合作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信息,转载此文仅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但这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站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本站内容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下一篇:暂无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