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盘2024展望2025
氢能产业未来机遇与挑战并存
2024年氢能产业经历了从身份破冰到行业内卷,也经历了绿氢项目的繁荣到各地项目纷纷落地的进程。据统计,2024年以来,中能建、国电投、国家能源集团、华电、华能、三峡、深能、宝丰、水木明拓、远景等均在推进绿氨项目,项目总投资超2000亿;
补贴政策层出不穷,11月14日,财政部发布《关于提前下达2025年节能减排补助资金预算的通知》。文件公示了第二年度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奖励,合计奖励资金达约16.25亿元。地方政府为发展氢能产业不遗余力。山东、四川、陕西等地直接免除氢能车高速费用,
四川对取得重大技术突破的研发项目给予最高不超过2000万元奖励;北京按单个产品不超过500万元、单个企业不超过1000万元给予分档奖励;上海、湖北等地也分别给予氢能车、氢能技术创新予以500万到1000万不等的奖励,山东潍坊、北京昌平等地方政府也在针对氢能管道和氢燃料电池车予以几百万到几千万不能的奖励;
尽管政策支持,但对于加氢站这样投资巨大,却收益不高的氢能配套设施建设,未能出现建设高潮,相反,一些地区的加氢站显现关停潮。北京加氢站规划三十几座,实际运营的只有七八座,国外加氢站同样面临关停考验,2024年2月,壳牌宣布永久关停其在美国加州的7座轻型汽车加氢站,仅保留3座为重型氢能车服务的加氢站;
氢能电解槽价格回落明显,由于技术进步和企业产能的扩展,目前国内市场在售的碱性电解槽单台设备制氢能力从几十到1000Nm³/h,价格从100万~1000余万元不等。从中标情况看,中标电解槽还是以1000标方为主,但2000标方以及方形电解槽已经进入项目招标视野,3000标方电解槽甚至在实际投运项目中有应用。
本统计不包含新疆某项目40套电解槽项目(数据来源公开渠道,不含外国项目)
纯氢管道建设和天然气管道掺氢在2024年得到了飞跃式进步,也带动了整个产业的迅猛发展。全国已有29个省级行政区发布了氢能产业发展的专项规划或实施意见,其中27个省份将管道输氢技术与装备的研发以及开展管输氢试点示范列为重点,国内首条可掺氢高压长输管道——内蒙古包头—临河输气管道工程竣工通气,为大规模、低成本的远距离氢气运输提供了装备保障和技术支撑;
氢能在飞机和船泊领域的应用给氢能产业的未来发展带来了新的希望。2024年1月氢鹏科技XC02氢动力无人机也在零下40℃严寒下,完成了2小时续航测试,让人们看到低温环境下氢能无人机比锂电无人机续航的优势,2024年9月全国首艘内河64标箱氢燃料电池动力集装箱船舶“东方氢港”号成功下水,也让氢能在船泊货运领域展现锋芒。
虽然欧盟为了限制中国氢能设备出口,绞尽了脑汁,但聪明智慧的国内氢能企业以开放合作的态度,成功与外企合作,比如天合氢能与澳大利亚当地能源企业Line Hydrogen签约合作、隆基氢能入股挪威HydrogenPro绿氢公司,阳光氢能与德国莱茵TÜV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中国氢能装备企业以另类角度拓展了海外市场的赛道。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国氢能产业在2025年伊始便展现出新的活力。国内氢能企业纷纷加大研发力度,力图在核心技术上实现更多突破。以期待用更低的成本,实现对市场的控制。能源央企在氢能领域的布局会进一步加深,五大六小等能源央企集团会在发展风电、光伏、储能的同时,会积极拓展绿电制氢的规模。因为2024年央国企成立的氢能新公司共9家,其中由华电集团全资持股的氢能公司有3家,中石化参与持股的氢能公司有2家。这些氢能公司成立必然会带来相应公司在氢能业务的拓展。
各类风光储氢一体化EPC项目建设的号角即将吹响,民营氢能设备企业需要通过集采、签署框架协议等新模式,获得长期订单。
虽然2024年欧盟等国对中国氢能设备企业进行了限制,2025年这一状况也不会有更大的改变,国内氢能企业出海面临着多重难题,与当地企业合作可能成为一种趋势。在这种趋势下,预计国内氢能企业将加速技术创新和产业链整合,以提升国际竞争力。同时,国内市场对氢能的需求日益旺盛,新能源政策也将进一步优化,为氢能产业提供更多支持。海外市场的拓展虽遇挑战,但通过与国际伙伴的深度合作,国内企业有望在全球化道路上迈出更为坚实的步伐。
在此形势下,我国氢能产业需紧抓时代脉搏,持续优化绿氢生产技术,提高氢能利用效率,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以应对国内外市场的变化与挑战。同时,强化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间的协同合作,促进资源共享,共同推动氢能产业迈向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关键词一:能源法
长期以来,人们将氢气作为一种危化品进行管理,直到2024年11月8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其中明确提出:“能源定义:直接或者通过加工、转换而取得有用能的各种资源,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气、核电、水能、生物质能、风能、太阳能、地热能、海洋能以及电力、热力、氢能等。”
至此,氢能终于有了法律意义上的能源身份属性,氢能有机会在全国综合能源规划、分领域能源规划以及省市区发展规划中占据一席之地。这意味着国家将从顶层设计上对氢能产业进行布局和引导,推动氢能产业与其他能源产业协同发展。对于整个氢能产业来说,这个身份的认定与转换至关重要。氢能汇(微信公众号:h2-2005)了解到,河北、辽宁、吉林等省份走在前面的,绿氢生产不需要在化工园区内建设;绿氢生产不需要取得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许可证。
关键词二:绿氢
在2023年至2024年期间,众多绿色氢能源项目已进入申报和立项阶段。实际看下来,2024年具体动工的也就1GW多一点,这是实质性动工的情况。
内蒙、河北、黑龙江规划走在前面,但是开工较少,而广东和吉林开工的项目占比相对较高。但是,由于2025年是“十四五”的最后一年,也是“十五五”开局的承接之年,到2025年规划的10-20万吨绿氢,合计各地规划120万吨绿氢,以及当前存量68万吨已开工招标项目,预计到2025年绿氢项目将迎来招标潮,对已立项的绿氢设备需求超过12GW。
关键词三:电解槽降价
电解槽行业内卷之风在氢能产业链上下游领域表现得尤为明显,随着电解槽企业数量的不断递增,其价格下降趋势也变得非常明显。2023年中国碱性电解槽系统(单槽产氢量为1000标方,对应5MW功率规模)中标均价约为150万元/MW,较2022年下降17%,较2021年下降50%。2024年电解槽价格再创新低。
中能建2024年框招中标候选人电解槽系统平均价格600万元/套(不含电源,含气液分离和纯化等),价格已经逼近成本线(1000方电解槽,5MW功率)。国内单槽1000Nm³/h电解槽的价格已降至339.5万元。据“兴燃科技”官微11月21日消息,兴燃科技近期推出的1000标方PEM电解槽报价仅为1000万元,创下PEM制氢设备行业新低。
关键词四:管输氢兴起
今年的管输氢呈现兴起态势,无论是天然气管道掺氢还是纯氢管道建设都有重大进展。至少有13个输氢管道项目迎来新进展,管道总长度超2311公里。
今年1月,深能内蒙古鄂尔多斯市鄂托克前旗上海庙经济开发区光伏制氢项目配套输氢管道工程获批,给今年的管输氢建设开了个好头儿。虽然管道长度只有2公里,但对于内蒙当地短距离输氢也是一种“破冰”之举。今年1月,国家管网集团西部管道公司申报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氢能储运工程研究中心”获自治区发改委批复认定。为管输氢技术研发提供了平台。今年3月《氢气输送工业管道技术规程》和《氢气输送管道完整性管理规范》正式发布,为中国管道输氢的标准体系建设奠定了基础。
2024年4月11日,中国石油管道局工程有限公司储库分公司同达臻绿氢液态阳光产业园有限公司(简称“达臻产业园”)在辽宁瓦房店市政府签订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就达臻产业园氢能管道等新能源项目的咨询、规划、勘察、可行性研究、工程设计、EPC及运维进行“一揽子”合作。
2024年5月26日,由煤热院负责全过程咨询设计的内蒙古科技重大专项中低压掺氢示范项目——乌海低碳产业园天然气门站纯氢掺氢技改项目,完成纯氢管道与天然气掺氢综合试验平台调试测试。
2024年6月,四川成都青白江区文澜智谷中试产业基地城镇天然气掺氢项目——多元富能气绿色利用研究示范项目全面完成中试运营调试。
2024年7月5日,中石化启动了管道工程河北省部分用地预审与选址工作招标。京蒙输氢管道河北省部分管道全长约848km,途经张家口市、保定市、廊坊市、石家庄市共4个市23个区县,设置6座站场,37座阀室。
2024年8月2日,由中化华油建设集团承建的国内首条具备10%掺氢输送能力的长距离高压管道项目包头——临河输气管道工程(2#-5#阀室)顺利通过初次验收。
2024年11月23日,国内首条可掺氢高压长输管道——西部天然气公司包头至临河输气管道工程项目正式竣工通气。该项目总投资9.1亿元,主干线全长249公里,贯穿巴彦淖尔市和包头市。
关键词五:加氢站萎靡
2024年全国加氢站建设速度放缓,部分加氢站存在运营困难。以北京为例,北京规划了2023年建成37座加氢站、2025年建成74座加氢站的目标。但根据北京加氢站小程序显示,延庆只有两座内部加氢站,昌平和海淀区的加氢站排队时间需要长达1个小时甚至更多,大兴区加氢站数量有4座运营中,整体看,除了内部加氢站,北京实际投入的加氢站只有6座。
根据国际氢能委员会和麦肯锡研究,目前,全球有超过1150个加氢站在运营,从2021年起,部署量增长了65%。中国、日本、韩国是最大的市场,共有850多座,其次是欧洲,有250多座。中国有390座,加氢站运行数占全球33.91%。氢能汇(微信公众号:h2-2005)不完全统计,今年1-12月全国加氢站总数436座。国内建成加氢站数量排名前五的省市分别为广东 69 座、山东 37 座、河南 34 座、江苏 33 座、浙江 32 座,以上省份合计建成加氢站 205 座,占全国建成加氢站总数量的 47.13%。
大部分省份没有按照规划预期建设加氢站,一方面是因为建设加氢站投资数额巨大,另一方面是因为氢能车销量下滑,市场需求不旺,很多省市搁置了加氢站建设计划。
关键词六:氢能飞机
2024年氢能在交通领域发展迅猛,氢能无人机长续航、大载重、高效能的特点,还可以用在光伏清洗领域。今年1月下旬,氢航科技与国网黑龙江电科院在漠河国网低温实验基地实现了全球首个零下40℃环境下氢动力无人机成功飞行测试;相隔不久,氢鹏科技XC02氢动力无人机也在零下40℃严寒下,完成了2小时续航测试。
5月28日,由北京理工大学科研团队与北京氢源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联合研发制造的全球首款固体氢动力无人机——“理工氢源-翠亨1号”成功首飞。动无人机续航时长可达同等质量锂电的3倍以上。
今年7月份,西安交通大学和盛世盈创氢能科技(陕西)有限公司合作完成的中国首架液氢动力无人机样机完成首飞。8月26日,“天目山一号”氢能无人机成功完成了首次公开飞行。
2024年,氢能无人机在多方面有了大幅提升,应用领域得到进一步扩展。随着氢能无人机持续向上优化,未来的市场规模潜力巨大。
关键词七:氢能船
今年以来,氢能游览船、交通船、集装箱船舶、氢电拖轮、使用甲醇的双燃料船泊纷纷出现,丰富了氢能船舶的类型,也侧面映射出市场对氢能船舶的不同场景需求。2024年1月,中国船舶712所成功签订青岛港7000马力氢电拖轮氢燃料电池系统合同。
该船由山东港口青岛港轮驳公司出资、江苏省镇江船厂(集团)有限公司建造。该项目是继氢燃料电池系统在“三峡氢舟1”号成功示范运行之后,国内氢燃料电池技术在拖轮上的首次应用。
6月22日,在江西九江,国内首艘商用氢燃料电池动力游览船“西海新源1号”正式交付使用。船舶主要动力采用国氢科技宁波研究院自主研发的“氢腾”船用氢燃料电池系统,系统净输出功率240 kW,零部件国产化率100%。
2024年8月,氢动力交通船“蠡湖未来”号成功下水,该船搭载的是未势能源自主研发的船用燃料电池发电系统。
9月3日,全国首艘64TEU氢燃料动力集装箱船舶在浙江禾东造船厂正式开工,这是全国首艘内河氢能集装箱船舶,专线用于乍浦港到下沙港内河运输航线,单程航线距离120公里。
12月18日,全国首艘内河64标箱氢燃料电池动力集装箱船舶“东方氢港”号成功下水。该氢能船舶搭载的氢燃料电池是目前国内最新研发、首次运用到船舶上最大的的氢燃料电池。
除了氢能船舶种类繁多之外,东方氢能、中船动力、中国船舶集团、未势能源、氢璞创能、远程新能源、国鸿氢能等企业自主研发的船用燃料电池产品已获得船级社的认证,这些企业在企业层面正积极发力。
关键词八:高速免费
2024年氢能在飞机和船泊领域发展迅猛,在氢能车领域,同样也有多地出台政策,免征高速费成为不少省级政府对氢能车发展政策支持的体现。
山东省:2024年3月起,试行两年免收费政策。
四川省:直接免除省内高速通行费。
内蒙古鄂尔多斯:高速费“先收后返”。
山西吕梁:7月14日,《吕梁市推动氢能产业发展若干政策措施(试行)》发布,该政策对氢能车辆吕梁市范围内高速及收费公路通行费用通过补贴方式予以减免。
吉林省:2024年9月1日至2026年8月31日,省内氢能车高速全免。
陕西省:自2024年9月起,三年内全额免高速费。
2024年11月8日,《湖北省加快发展氢能产业行动方案(2024—2027年)》印发,该行动计划指出,对省内高速公路行驶的安装使用楚道ETC装备的氢能车辆,省级财政给予为期3年的高速公路通行费全返补贴支持。
高速免费政策是推动氢能产业发展的有力举措,有助于降低氢能车辆的运营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并促进氢能产业的规模化和商业化应用。
关键词九:补贴
氢能产业发展至今,始终离不开政策的支持,其中最直接体现在补贴方面。全国多地出台各类支持氢能的补贴政策,尤其在加氢站和氢能技术创新领域,补贴金额不遗余力。
11月14日,财政部发布《关于提前下达2025年节能减排补助资金预算的通知》。文件公示了第二年度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奖励,合计奖励资金达约16.25亿元。第一年度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奖励约11.42亿元。其中奖励资金前五市依次为唐山39830万元;上海31349万元;郑州26368万元;北京24308万元;天津11207万元。
多地补贴政策从技术研发、基础设施建设到应用推广等全产业链进行支持,且补贴、奖励等扶持力度不断增强。
四川:对取得重大技术突破的研发项目给予最高不超过 2000 万元奖励;潍坊对天然气管道掺氢、纯氢管道等项目按建设投资的20%补贴。
北京:按单个产品不超过500万元、单个企业不超过1000万元给予分档奖励,同时对本市行政区域范围内提供加氢服务并承诺氢气市场销售价格不高于30元/公斤的加氢站,按照10元/公斤的标准给予氢气运营补贴。
上海:上海临港区对经认定的燃料电池汽车运营平台,按照本年度运营费用给予最高不超过10%、最多不超过500万元奖励。
湖北:对新获批氢能相关国家技术研发中心、产业创新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的,一次性补助建设经费1000万元;新获批氢能相关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企业技术中心的,一次性补助建设经费500万元。
辽宁大连:企业示范应用氢燃料电池分布式发电系统、热电联供系统,对于固定资产投资超过500万元不足1000万元的补贴50万元,固定资产投资超过1000万元的,补贴100万元。
河北唐山:在2023年1月1日至2025年12月31日建成(含改扩建)投运的车用社会经营性固定式加氢站和企业自用固定式加氢站,日加氢能力在1000公斤及以上,氢能供应指标通过国家考核的加氢站运营主体给予一次性建设补贴。2023年建成投运的加氢站补贴200万元;2024年建成投运的加氢站补贴100万元;2025年建成投运的加氢站补贴50万元。
山东潍坊:对企业投资建设的天然气管道掺氢项目,按掺混站建设投资的20%进行补贴,单个掺混站补贴不超过150万元。对企业投资建设的长度不少于1公里的纯氢管道项目,按建设投资的20%进行补贴,补贴总额不超过200万元。
关键词十:欧盟遏制中国出海
欧盟发布欧洲氢能银行第二轮拍卖规则 来源:欧盟委员会
2024年中国制氢设备出海面临难题。欧盟对于中国制氢设备的限制政策对产业影响显著。9月27日,欧盟委员会公布其第二次可再生氢气生产拍卖(IF24 Auction)最终条款和条件,增加了限制在投标项目中使用中国制氢电解槽产品及零部件的一条所谓“弹性要求”。意味着相关氢能项目要拿到欧盟补贴,其使用的中国设备不能超过25%的占比。欧盟推出这类政策是为了避免对中国制氢设备的过度依赖。
国内企业为了能够顺利出海,通过与国外企业合作,打开缺口,隆基、天合等制氢设备厂商都有各自出海的合作对象。
2025年氢能未来展望
氢能产业作为新兴的风口,可能在2025年吸引能源央企全面进军。氢能汇(微信公众号:h2-2005)了解到,目前已经有国家电投、中煤集团、华电集团、华能集团、中国石化、中国石油、中国海油、中国能建等一大批能源央企布局发展氢能,相应的氢能示范项目的招标环节也不乏这些能源央企的身影。
制氢设备企业需要与这些央企开展合作,才有可能在氢能产业分得一杯羹,不排除有些央企会收购一部分氢能设备制造企业,以此完善其在氢能产业链的布局。
氢能补贴政策会延续,但补贴金额可能要比以往有所减少,这一方面是因为氢能技术在不断进步,制氢成本、氢能储运成本在不断下降,不需要更高额度的补贴。
管输氢和氢能示范项目建设进入招标高峰。从以往审批通过的氢能项目测算,很多项目的建设进度不如预期,可能部分地区已经通过审批的氢能项目会收回一部分指标。
氢能生产转向氢氨醇一体化,由于氢能储运成本高企,为了节约成本,可能更多的项目会转向绿氨和绿色甲醇一类。
撬装站数量可能会增多。由于普通加氢站建设成本较高,后续运营也可能出现亏损情况,而撬装站投资成本低,回报快可能成为发展氢能的便捷之选。
伍德麦肯兹的氢能研究团队预计,展望2025年,拉美、中东、印度和中国的新兴经济体将引领新的千兆级项目。这些地区受益于低成本可再生能源、不受限制的中国低成本电解槽以及政府支持计划,使其成为大规模氢生产和出口的理想候选者。
在这种背景下,国内制氢设备企业需加快技术创新和产业链整合,以应对国际市场的挑战。预计到2025年,随着技术的成熟和成本的降低,氢能将在全球能源结构中占据更加重要的地位,国内企业也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在这种形势下,国内企业应充分利用政策优势,加大研发力度,优化制氢设备性能,提升产品竞争力。同时,积极探索与海外市场的合作模式,借助国际合作,拓宽海外市场渠道。
此外,国内企业还需关注氢能产业链上下游的整合,通过并购、联盟等方式,实现产业链协同效应,共同推动氢能产业的快速发展。预计在2025年,我国氢能产业将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助力我国能源转型和绿色发展。
素材来源:各地方政府发改委、中国政府网、各央企官网、欧盟委员会等
来源:氢能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