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电奔涌山海间 八闽大地展新颜
据能源圈了解到,
挽住云河洗天青,闽山闽水物华新。绵亘蜿蜒的山岭之间,林木茂盛、铁塔高耸,闽粤联网工程将八闽大地与南粤大地紧密相连,银线飞架,电流奔涌。
党的十八大以来,福建省紧紧围绕建设“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的新福建宏伟蓝图,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在福建高质量发展进程中,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加快电网发展,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全面提高供电服务水平,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人民美好生活提供坚强电力保障。
电网跨越式发展 提升供电保障能力
11月2~19日,闽粤联网工程开展投运两年多以来的首次大规模“全面体检”。检修期间,国网福建电力已完成输电线路绝缘子清扫、零值检测、常规缺陷处理等工作,以及换流站内30个工作面共6000多项检修项目,为迎峰度冬电力供应提供坚实保障。
闽粤联网工程投运以来,已累计输送电量93.49亿千瓦时。2014年浙北—福州特高压交流输变电工程投运,2022年闽粤联网工程投运,福建电网北接华东电网、南联广东电网,将福建的清洁电能源源不断地送往浙江、广东。
福建清洁能源禀赋优越,海上风能资源富裕充足,海上风电理论蕴藏量超1.2亿千瓦;沿海核电厂址资源优势明显,预计可行装机容量达3300万千瓦。国网福建电力抓住国家在福建布局首个国家级海上风电研究与试验检测基地的契机,打造东南清洁能源大枢纽,加快建设北接长三角、南连粤港澳、西通华中腹地的电力大枢纽,服务能源高质量发展。
与此同时,国网福建电力加快省内电网建设,形成“四纵三横”的500千伏主干网架,实现220千伏变电站县域全覆盖。
配电网是连接能源生产与消费的纽带。自2023年起,国网福建电力加大配电网投资力度,以提升供电可靠性和增强防灾抗灾能力为目标,实施配电网提升三年行动,加快补齐网架短板,差异化提高防风、防雷、防涝等设计标准;探索多元主体灵活互动的商业模式,打造“供电高可靠、源荷高承载、配微高协同、信息高融合、服务高品质”的高能级配电网,进一步提升配电网供电保障能力。
国网福建电力排查了近5年受台风、雷击、污闪、水淹、覆冰影响的配电线路及站房的情况,梳理出存在超长供电半径及防灾能力不足等典型问题的线路,按照防灾隐患治理“清存量、控增量、提质量”目标,从规划、建设、运维3个方面提升配电网防灾能力;绘制了细化至乡镇(街道)的全省配电网灾害分区图,形成“一乡镇一分区一方案”配电网防灾提升方案,持续建强配电网。今年1~9月,福建户均停电时间同比下降59.2%。
科技创新 服务能源低碳转型
从福清兴化湾码头出海,放眼望去,一排排海上风机在蓝天白云下整齐列阵,直径百余米的风机叶轮迎风转动,将海风转换为清洁电能。
兴化湾海上风电资源丰富,兴化湾海上风电场就坐落于此。2月4日,220千伏赤厝至华塘线路顺利投产送电,将兴化湾海上风电场的清洁能源输送给千家万户,提升了海上风电大范围配置能力。“该线路预计每年可为福州市南部输送电量约25亿千瓦时。”福州供电公司建设部工程项目经理李长元介绍。
2023年年底,福建风电装机容量已达761.7万千瓦。目前,福建已形成海上风电全产业链基地,全球首台1.6万千瓦超大容量海上风电机组在福建北部海域成功并网发电。预计“十四五”末,福建风电装机容量将超过900万千瓦,其中海上风电装机容量达500万千瓦。
风电等清洁能源大规模发展,对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提出更高要求。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是推动能源清洁低碳转型、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迫切需要。国网福建电力推进新型电力系统省级示范区建设,大力实施新型电力系统科技攻关,在海上风电送出与消纳等领域输出一批成果,服务新能源高质量发展。
7月31日,由国网福建电力和北京科技大学联合建设的国家材料腐蚀与防护科学数据中心海上风电分中心在福建福州揭牌。
相比陆上风电,海上风电所处环境更为复杂,海水腐蚀不仅会缩短海上风电机组的运营寿命,增加安全隐患,也会提高运行维护成本。
该中心立足福建海上风电资源禀赋,重点围绕海上风电腐蚀数据资源收集与服务能力、腐蚀试验站点及联网观测能力、数据信息资源标准化及质量体系、数据分析挖掘工具与数据产品研制、数据资源开放及共享服务等5个方面展开研究,计划建立海上风电环境腐蚀野外观测点500余个,形成覆盖全国海上风电场的海上风电腐蚀与设备安全监测体系。
国网福建电力高度重视清洁能源消纳,加快建设配套电网送出工程,不断完善相关技术支撑,助力福建连续多年实现清洁能源利用率100%。2014~2023年,福建清洁能源发电装机占比从48.74%增长至63%。
电力赋能 特色产业蓬勃发展
11月16日,第十六届海峡两岸茶业博览会在武夷山市拉开帷幕,展示“三茶”统筹、融合发展的最新成果。
制茶,是武夷山人世代相传的手艺,也是当地的支柱产业。2021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强调,“要统筹做好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这篇大文章”。
“这台类炭焙制茶机可以模拟传统手工炭焙茶的制茶效果,还能降低能耗。”茶博会上,武夷山市供电公司员工梁九河拿着类炭焙制茶机资料,向前来参展的厂商介绍。
为了更好地助力茶产业发展,国网福建电力通过推广智慧制茶系统、研发数字化电焙机等措施,提升茶产业数字化水平。
针对旧式电焙茶工艺制作出的茶叶品质不稳定的问题,武夷山市供电公司联合政府和茶企研发出类炭焙制茶机。该设备通过电脑程序自动控温、翻茶,相比传统焙茶工艺更能保证产品品质,同时降低了劳动强度和能耗。类炭焙制茶机的应用也实现了制茶全流程电能替代。
目前,武夷山市从事茶叶相关产业的人员约12万人,注册茶叶类经营主体2.11万家,2023年茶叶全产业链产值达135亿元。
福建依山傍海,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国网福建电力因地制宜,优化供电保障方式,服务产业发展。
初冬时节,宁德市蕉城区三都澳白基湾的深水网箱养殖基地,渔排上的风机叶片缓缓转动,光伏板熠熠生辉。在这片养殖基地,听不到发动机的声音,闻不到汽油味。
“这是新能源给这里带来的变化。”福建三都澳食品有限公司海上养殖负责人宋向国介绍,“福建首创的‘风光充储用’一体化项目于2021年6月正式投运。现在,我们海上渔排用上了风电和光伏发电,用电功率从柴油发电机的10千瓦增加到了100千瓦,再不用担心用电问题了!”
三都澳是我国1.84万千米黄金海岸线的中点,这里有上万亩养殖区。为实现海上渔排不间断供电、绿色用电,宁德供电公司联合宁德市环三售电有限公司探索建设“风光充储用”一体化项目,并结合电动船舶替代,推动清洁能源走进“海上田园”。
资讯来源:国家电网报
免责声明: 本站内容转载自合作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信息,转载此文仅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但这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站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本站内容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