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计划于2030年建成世界上第一座聚变裂变发电厂星火核电站
2025年3月27日,《南华早报》发布报道《China aims to have Xinghuo, world’s first fusion-fission power plant, running by 2030》,称中国计划在2030年前建成全球首座聚变-裂变混合发电厂“星火”,引发国际能源界震动。
该项目由中国核工业集团与江西联创光电联合推进,总投资200亿元(27.6亿美元),选址江西南昌瑶湖科学岛。
南昌瑶湖科学岛将成为高温反应堆的所在地。图片来源:新浪
全球首个商业化混合堆
中国“星火”项目是全球首个以聚变-裂变混合反应堆为核心的商业化能源项目,目标于2030年建成并实现100兆瓦持续电力并网,标志着人类首次将聚变能与裂变能结合应用于实际发电。其设计Q值(能量增益因子)超过30,远超国际同类项目——法国ITER(Q值10)和美国国家点火装置(Q值1.5),成为目前已知能量输出效率最高的核能系统。
技术路线创新
里程碑式进展
混合堆,即聚变-裂变混合堆,是一种将核聚变和核裂变两种核反应相结合的核能系统。它利用聚变反应产生的高能中子来引发和维持裂变反应,从而实现能量的高效产生和利用。这种设计既可降低传统裂变堆的核废料风险,又能缓解纯聚变堆对极端高温高压条件的需求,提高技术可行性。
优势:混合堆具有多方面的优势,如在能源供应方面,可充分利用铀资源,为人类提供千年以上的能源供应;在防扩散性能方面,其后处理不涉及铀钚分离,有很好的防扩散性能;此外,它还可以缓解国际社会对核扩散的担忧,有利于扩大能源规模。
发展情况:混合堆的概念由来已久,早在2008年10月,中国工程院院士彭先觉就正式提出了“Z-箍缩驱动聚变裂变混合堆(Z-FFR)”的概念。目前,全球范围内对混合堆的研究和探索仍在持续进行中,中国在这一领域处于领先地位,正积极推进相关项目的研发和建设。
待解难题
技术代际领先:若星火项目按计划于2029年实现商业发电,中国将在聚变衍生能源领域领先全球至少十年。相比之下,欧美目前仍聚焦纯聚变实验(如ITER)和小型模块化裂变堆,尚未有混合堆进入工程阶段。
产业生态重构:项目预计催生超导材料、中子屏蔽设备、智能控制系统等新兴产业,联创光电已形成“超导+激光+智能控制”三轮驱动格局,潜在市场规模可达千亿级。
资讯来源:可控核聚变
免责声明: 本站内容转载自合作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信息,转载此文仅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但这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站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本站内容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