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催生新型“支付宝”

发布时间:2024-12-18    来源:中国能源报   关键词:

据能源圈了解到,黄伟杰、赵蜜属于“第一批吃螃蟹的人”。

近年来,浙江新能源发展迅猛,一系列围绕“结算”“交易”的问题也悄然冒头。从事综合能源分布式光伏投资业务的黄伟杰、赵蜜深感压力——新业态必须要有匹配的新模式。

经历一次次的现实“摩擦”后,两人一拍即合,一个新事物也由此在浙江诞生。

“史无前例”的细分应用场景

2020年,在宁波奉化西坞街道余家坝村,新上任的书记余昊喆领到了一个“从天而降”的“礼包”,价值10.2万元。

晴空。阳光洒下,光伏板在回响。当地街道通过建设公益光伏消薄项目获得收益分红,也让余家坝一举摘掉了村集体经济薄弱的帽子。

靠着这笔分红,余昊喆对村里的农房进行了改造。和余家坝村一样,光伏产业已成为当地很多经济薄弱村的重要收入。

但消薄背后也隐藏着不少矛盾。其中之一便是电费结算。部分经济薄弱村的光伏收益由于结算问题,迟迟得不到兑现。

“用电是不是多计算了?电费结得准不准?这些都容易产生争议。”在基层从事电力营销工作的郭哲军,经常会接触到光伏电站投资商或用户对电费电价的争议诉求。

他回忆,曾经有个村,用企业的屋顶投资光伏,但因为双方对电费有争议,费用就拖了好几个月。

但事实上,光伏结算也仅是问题浮现的冰山一角。

随着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加速,“大电网+微电网”呈现出融合发展的态势,分布式光伏、用户侧储能、虚拟电厂等新业态不断涌现。观察眼前这些能源用户末端,可看到源、网、荷、储多形式的组合,存在多个投资主体,合同关系复杂,再加上工商业电价的浮动变化,末端各类费用计收难度大、纠纷多。

新需求来了,但仍缺乏准确结算各投资方与终端用户相关费用及利益分成的有效手段。

“以往,电力营销系统针对的都是表前。每家每户都知道的表前电网、燃气等,都有一套成熟、标准化的业务逻辑。”但眼下不一样了,在国网浙江综合能源公司数字化部主任黄伟杰看来,用户侧的光伏、储能等,属于表后的“非标准化”应用场景。

以储能为例,网侧储能,是安装在电表(计量装置)之前的储能系统,与电网直接相连。表后储能,则是安装在电表之后的储能系统,通常位于大工业、工商业等用户侧,呈现小规模、分散式的特点。两者形态不一,结算模式自然也有差异。

“‘结算托收’,这四个字看起来容易,但做起来很难。”黄伟杰感叹这项工作是在摸着石头过河,“我们要掌握物联设备配置、营销体系、电费专业、光储行业、虚拟电厂、市场化售电……每一项背后都是一个完整的专业知识体系。”

换言之,现在面向新能源发展的服务模式,其复杂度和覆盖度已远超传统的电力营销体系。

“史无前例”的全新细分应用场景,也意味着需要匹配全新的商业模式,才能摆脱发展中的掣肘。

“它就像‘能源支付宝’”

从最早出现的光伏结算困境出发,2019年起,黄伟杰便与同事赵蜜开始着手设计“智慧光伏数字化管理平台”。2020年7月,该平台上线,并在奉化试点,服务于国网浙江综合能源公司投建的分布式光伏项目的监测运维及电费结算托收。

郭哲军奔走于政府、企业、乡村,通过推广平台,撮合了一笔笔“结算”落地。“有个结算遇到问题的村子向我们反映情况。我们帮他们把账算清楚了。”作为国网浙江智慧光伏(浙东)分中心负责人,他努力让投资方和用户都认可。

从无到有,从内到外,纵向横向都在拓展。2021年7月,该平台升级为“阳光掌柜”,作为一种更全面的能源数字化服务新模式,可对外提供费用计收、便捷支付、负荷聚合、交易申请等一站式用户侧服务。

赵蜜现在担任国网浙江综合能源公司数字化部总监,仍在不停研究如何让“阳光掌柜”更好用。

通过人工智能算法,赵蜜说,他们将表前结算规则与表后商业模式智能适配,目前已打造57种光伏、6种储能、32种非电网直供等用户末端各组合类型的计算策略库,实现远程电量抄核、自动电费结算、账单核对及银行授权代扣等。

王刚志的企业位于奉化区万楹小微园,从事机械零配件生产,薄利多销,对用能成本敏感。

通过使用“阳光掌柜”,该园区实现用电数据的分项计量和线上集抄,园内的企业能看到总表电量、分表电量、电价、电费等详细信息,从技术上解决了结算不清导致转供电随意加价的问题。王刚志欣喜地发现电费在“肉眼可见”地减少。

在宁波海曙,奇强精密冲件有限公司自2024年1月应用“阳光掌柜”以来,对储能设备运行进行实时监测,实现储能计量、电费结算精准化。截至10月底,今年已累计结算电量12.83万千瓦时,为企业降低运营成本8万余元。

截至目前,“阳光掌柜”已累计服务光伏用户10000多家、储能用户600多家、非电网直供终端用户951家,终端用户均价降低0.4元/千瓦时以上,降低用电成本8990万元。

“它就像‘能源支付宝’。”黄伟杰说,“阳光掌柜”聚焦用户末端各方核心需求,打通银行、供电、企业和用户间的链接,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运营管理模式,降低运营成本。能源、业务、数据、资金,都可在此高效流转。

宁波奉化区委改革办相关负责人认为,这样的应用有效解决了结算堵、回款慢等难题,优化了当地光伏产业的发展生态。

针对用户侧海量的离散型负荷,“阳光掌柜”还拓展资源聚合功能,向已有客户延伸提供绿电聚合交易、绿证代理及负荷聚合交易等申请服务,解决用户因电量、负荷规模小而导致入市交易成本高或无法准入的问题。

捕捉变化中的市场动向

正如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投资、消费和出口,在三者的此消彼长中,消费一直是基础性存在。电力的供给与消费也同理。用户侧因其点多面广,有着强大的影响力。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中,这种特点也愈加明显。

在黄伟杰眼里,“阳光掌柜”就是在支撑新型电力系统在用户侧的落地。它不是一个简单的结算系统,而是一个庞大的生态系统,囊括了不同类型的综合能源服务商业模式。

电网侧关心“供需平衡”。但用户侧的底层逻辑是关心“量价平衡”,也就是什么时候用什么电便宜。而寻找这个平衡点的背后就是费用计算,需要一种控制策略。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底层逻辑也决定了能否向上生长。在市场中,两两互动必然产生商业关系,商业关系必然产生结算,解决这一环至关重要。“阳光掌柜”提供了这一解决方案。

“除了已在实践的风光储等,我们现在还在探索‘阳光掌柜’在冷/热电气三联供、虚拟电厂等新领域的应用,扩大结算场景,为促进商业模式规模化运行扫清底层障碍。”黄伟杰表示。

“阳光掌柜”已运营服务历时5年,通过业务模式创新、优化及市场推广,目前应用已覆盖浙江全省。

丰富计算类型、聚合更多资源……但这仍是第一步。

黄伟杰在思考,现在“阳光掌柜”构建的前端已越来越完备,但后端是更大的天地。适应这项数字化业务的服务标准体系,要如何构建?

从本质上看,“阳光掌柜”由n套独立完整的功能模块组成,横跨能源行业。监测、计收、聚合等事项,通过平台就能完成,但如果监测发现问题,谁去提供线下运维服务?单打独斗,显然不行。

这也是“阳光掌柜”要深耕的后半篇文章。扩大合作范围,提升平台的生态价值,纳入到电网更宽广的营销服务体系之中,对接领域内外的企业服务商,延伸新能源运维、资产、绿证等细分领域场景,真正实现线上线下深度融合,让多方共赢。

市场瞬息万变,且错综复杂。善于从问题中寻找机遇,是浙江历来的风格。“应用也只是第一步,有体系化的服务才能持续。”黄伟杰的思虑,在郭哲军那里也看到了。

不久前,郭哲军刚参加完一场政府组织的消薄电站电费争议协调会。“虽然有‘阳光掌柜’了,但没有一劳永逸的事。”郭哲军说,市场在变,永远有新问题出现。

资讯来源:中国能源报

免责声明: 本站内容转载自合作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信息,转载此文仅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但这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站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本站内容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下一篇:暂无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