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业储能系统的效率分析
据能源圈了解到,
导读
工商业储能系统不仅能够帮助企业实现峰谷套利、降低用电成本,还能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增强电力系统稳定性等方面发挥关键作用。而系统效率是衡量其性能的重要指标,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经济效益和投资回报,高效能减少能量损失,降低运营成本。下面我们来详细探讨一下关于工商业储能系统的效率。
01.系统效率的影响因素
工商业储能系统效率受到很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①电池循环效率:工商储能电池循环效率是指在一个完整的充放电循环过程中,电池放电时输出的能量与充电时输入能量的比值。它直观地反映了电池在多次充放电循环过程中能量的保存和转换能力,也是影响储能系统效率的最关键的因素。而像锂离子电池、铅酸电池、锂聚合物电池等不同种类的电池,也具有不同的充放电效率。
一般来说,锂离子电池的循环效率高于铅酸电池,锂离子电池的循环效率通常在90%以上,部分高品质的锂离子电池甚至可以达到95%及以上。在正常的使用和充放电条件下,锂离子电池在多次充放电循环后,仍能保持较高的能量转换效率。相比之下,铅酸电池的循环效率相对较低,一般在70%至85%之间。铅酸电池的自放电率相对较高,在放置过程中会有一定程度的电量自然损耗,这也会对其实际可利用的能量和循环效率产生影响。此外,电池老化、电芯温度、充放电倍率等因素也会影响电池效率。电池在合适的温度范围内、以适中的充放电倍率运行时,效率较高;而随着电池的老化,其效率会逐渐下降。
②PCS转换效率:储能变流器PCS 在交直流的电能转换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损耗,这也会对储能系统效率造成影响,随着PCS的技术发展,其转换效率不断在提升,但无法达到100%。
③温控系统能耗:工商储能设备的温度管理系统在运行过程中会消耗电能,从而对储能系统的整体效率造成影响。在高温或极低温的环境下,温控器系统的能耗会显著增加,因此需要合理设计的运行策略,以降低能耗。
④系统控制策略:系统控制策略决定了系统充放电的模式,针对不同应用场景,合适的控制策略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不必要的能耗损失,从而提升整理系统效率。
02.系统效率的影响因素
图片来源:国家标准全文公开系统
根据国家标准文件GB/T36549-2018《电化学储能电站运行指标及评价》,储能电站综合效率为评价周期内,储能电站生产运行过程中上网电量与下网电量的比值,公式如下:
系统循环效率我们从直流侧与交流侧来划分:
1. 直流侧循环效率
·充电效率
电池充电时,充电效率计算公式:ηₐ
“Q实充”是电池实际充入的电量,“Q入”是从直流侧输入电池的电量。如输入100度直流电,电池实际充入95度,充电效率=0.95(95%)。
·放电效率
放电效率计算公式:
“Q出”是电池放电时从直流侧输出的电量,“Q实放”是电池实际可放出的电量。如电池可放80度电,实际输出76度,放电效率=0.95(95%)。
·直流侧循环效率
2. 交流侧循环效率
·整流效率
“Q直出”是交流电整流后直流侧得到的电量,“Q交入”是交流侧输入的电量。
· 逆变效率
“Q交出”是直流逆变后交流侧输出的电量,“Q直入”是直流侧输入的电量。
·交流侧循环效率(假设无变压器等其他损耗)
通过分别计算交流侧和直流侧循环效率,可以全面了解工商业储能系统各部分的能量转换情况,有助于优化系统设计和提高整体效率。
03.如何提高工商业储能系统效率
了解了工商储能系统效率及如何去计算系统效率,那么该如何对系统效率做优化呢?有如下几个方法推荐:
1. 优化系统设计:合理设计储能系统的结构和参数,优化系统布局,减少能量传输和转化过程中的能量损失。例如,设计合理的电路布局和电气连接,可以减少线路电阻和能量损失,从而提高系统的整体效率。
2. 选择高效的设备:选择能效高的设备和材料,例如高效率的电芯、逆变器等,减少系统能量转化过程中的能量损失。
3. 制定科学的能量管理策略:对储能设备进行实时监测和调度管理,通过精确控制储能设备的运行时间和功率输出,提高能量利用效率。同时,实现储能系统与电力系统的智能集成,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通过智能控制系统实现能源的准确调度,合理分配储能和释放能量,可以最大化地提高储能系统的效率。
4. 定期维护和检查:定期对储能系统进行维护和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设备故障和隐患;对电池进行定期充放电测试,了解电池的性能变化,使电池工作在最佳状态。
工商业储能系统效率对成本有着重要的影响,在实际应用中,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选择合适的技术和策略,才能实现工商业储能系统的高效运行和成本优化。
资讯来源:大秦数能Dyness
免责声明: 本站内容转载自合作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信息,转载此文仅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但这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站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本站内容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