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教授黄守道教授回乡考察天诚氢能 共谋资兴绿色能源发展新篇章

发布时间:2025-04-03    来源:天诚氢能   关键词:氢能应用,绿电制氢,零碳园区,

4月2日,湖南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教授、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黄守道博士回到家乡资兴,考察天诚氢能泛氢能创新应用中试基地,重点调研园区在绿电制氢、零碳园区建设、泛氢能应用等领域的创新实践。资兴市科工局党组书记陈声缓陪同考察。

乡贤归故里 把脉绿色能源前沿

作为从资兴走出去的电力领域权威专家,黄守道教授深耕智能电网与可再生能源研究二十余年,主持多项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其团队在风光电并网、多能互补系统领域成果卓著。此次回乡考察,他特别关注天诚氢能打造的“绿电制氢—氢储调峰—零碳用能”全链条生态。

黄守道教授结合其团队在电力电子变换、微电网优化调度领域的研究积累,提出合作方向:“资兴可再生能源禀赋优越,可联合攻关‘绿电制氢-氢能反哺电网’的双向耦合技术,打造电氢协同的‘资兴模式’。”图片

地缘+技术 谱写产学研合作新篇

此次考察中,天诚氢能董事长陈建新、技术团队负责人向考察组成员详细介绍了公司中试项目落地情况、泛氢能中试基地建设和超高效能碳协同示范园区建设情况、公司的产业规划及未来发展。黄守道教授对天诚氢能的战略定位非常认同,他表示资兴绿色能源发展与天诚氢能的氢能创新应用紧密结合是助推资兴绿色能源产业发展的动力引擎。

面对家乡蓬勃发展的风电、水电及光伏资源,黄守道感慨道:“资兴不仅是我的根,更是新能源创新的沃土。这里80%的可再生能源覆盖率与天诚的氢能产业布局,为‘风光电制氢-氢能反哺城市’提供了独一无二的试验场景。”黄守道在座谈会上提出:“天诚在绿电制氢和氢能应用端的实践,为电氢协同研究提供了宝贵场景。湖南大学在电力系统优化领域的技术积累,有望与氢能技术形成互补。”他建议双方从基础研究切入,共同探索氢储能在电网调峰、离网供电等场景的可行性,为后续合作提供理论支撑。

此次考察双方就推动“电氢协同”技术落地、深化产学研合作达成高度共识,双方的合作不仅是产学研深度融合的起点,更是资兴市抢占氢能产业高地的关键一步。随着国家“双碳”战略深入推进,氢能作为连接可再生能源与终端用能的核心媒介,其与电力系统的协同发展已成必然趋势。天诚氢能泛氢能创新应用中试基地与黄守道教授团队的联手,或将催生电氢协同的“资兴模式”,为湖南乃至全国新型能源体系建设提供创新范本。

附:专家简介

黄守道,湖南资兴人,湖南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现任电力驱动与伺服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10余项,其研发的新能源并网技术应用于多个国家级清洁能源基地。


资讯来源:天诚氢能

免责声明: 本站内容转载自合作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信息,转载此文仅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但这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站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本站内容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下一篇:暂无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