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碳酒企” 再升级!五粮液公司进军生物质制氢!

发布时间:2025-03-25    来源:氢能汇   关键词:生物质制氢,氢能产业,制氢技术,

生物质制氢一直以来鲜有大型项目出现,而自五粮液公司要开始进军氢能,被人们忽略已久的生物质制氢或将出现发展新机遇。

3月20日,宜宾五粮液股份有限公司发布“酒糟制氢”产学研合作项目公告,

根据公告内容,该项目要求合作单位在收到首笔经费后12个月内完成酒糟制氢实验研究,24个月内实现发明专利授权1项并发表SCI论文1篇。

这一产学研合作的启动,预示着五粮液公司正加速将酿酒副产品转化为清洁能源的技术攻关。

酒糟制氢生态价值大于经济价值

氢能汇、碳排放权交易收益(约 50 元 / 吨 CO₂)等政策支持。也就是说,70万吨酒糟产生的实际经济收益要超过2.1-2.8亿。

虽然比起五粮液的八百多亿营收,这点收入算不得什么,但酒糟制氢全生命周期碳排放仅为天然气重整制氢的 1/5-1/3(数据来源:《中国氢能产业发展报告 2024》)。以五粮液项目为例,假设70万吨酒糟全部转化,年可减排二氧化碳约84万吨(按每公斤氢减排8.8kg CO2计算),相当于种植4.2万公顷森林产生的碳汇能力。

不仅如此,传统酒糟露天堆放易产生恶臭气体(如硫化氢、甲硫醇)和渗滤液污染。制氢过程通过高温热解(500-800℃)可有效降解有机物,同步减少挥发性有机物(VOCs)排放,对于改善区域环境质量至关重要。由此可见,其产生的生态环保方面的价值远超其产生的经济价值。

布局氢能是新能源战略的延伸

很多人对五粮液突然进军氢能感到不解,因为在人们眼中,白酒行业的龙头公司根本没有必要涉足这种目前还处于开发初期的氢能行业。其实人们忽略了五粮液集团在布局氢能方面早有预兆。

2023年8月,五粮液公司曾与中石油合资成立四川中新绿色能源公司,业务涵盖加氢站建设、光伏发电等领域。

IMG_256

2025年2月,又与光伏巨头隆基绿能组建新能源合资公司,计划在 “绿氢 + 生物质制甲醇” 领域展开深度合作。此次酒糟制氢项目的推进,正是其新能源战略的重要延伸。

此次五粮液发布“酒糟制氢”产学研合作公告,可以看作是其布局氢能的三步走计划的最后一步。

五粮液此前在光伏领域、储能领域已经成功实现了跨界发展,此次进军氢能,其实是为了打造“光伏+储能+氢能”的综合发展新模式。

五粮液进军氢能领域也是看中了四川宜宾作为四川省氢能产业核心区,已规划打造 “绿氢制造 - 储运 - 应用”全产业链。

宜宾依托天原集团工业副产氢、页岩气和清洁水电资源,正积极探索酒糟制氢等可再生能源制氢技术。五粮液公司的加入,不仅可消化自身酒糟资源,还将与地方氢能基础设施形成协同效应。

通过这种合作模式,还能促进当地环保事业的发展,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保护的双赢。

抢占生物质制氢标准的话语权

五粮液布局酒糟制氢,要求一年内完成实验研究,两年内完成申请专利,从时间角度看,是相当紧迫的,但也必须如此。

因为当前全球氢能产业链正处于技术突破的关键期,尤其是生物质制氢领域,催化剂效率、气化工艺等核心技术尚未完全有企业掌控主动权。

五粮液设定的 "两年专利授权" 目标,本质上是在抢占技术标准构建的制高点。通过将实验数据转化为专利壁垒,让五粮液公司可以在未来氢能市场竞争中掌握更多话语权。

要求时间如此紧迫还有一层原因在于,白酒行业的二氧化碳减排压力,通过利用酒糟制氢可以缓解。

五粮液的酒糟制氢项目,本质上是传统产业在能源革命中的战略选择。其紧凑的研发周期与明确的专利目标,既体现对技术窗口期的敏锐把握,更展现出重构产业生态的决心。

随着氢能基础设施完善与政策红利释放,这种 "变废为宝" 的模式或将重塑白酒行业企业的业务布局,为中国双碳目标达成提供新的实践范式。

素材来源:五粮液集团、东方财富网、新浪财经等

 来源:氢能汇




资讯来源:氢能汇

免责声明: 本站内容转载自合作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信息,转载此文仅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但这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站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本站内容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下一篇:暂无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