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龙一号入选首批中央企业品牌引领行动优秀成果

发布时间:2024-12-18    来源: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关键词:
日前国务院国资委发布中央企业品牌引领行动 四个一批优秀品牌成果 (即一批集团品牌、一批企业品牌、一批产品品牌和一批服务品牌)在不同行业、不同层级、不同类型品牌中遴选出首批45个具有引领性、标志性、代表性的中央企业品牌引领行动优秀成果,华龙一号成功入选。

华龙一号品牌是如何创建的?

经历了怎样的实践?

取得了哪些成效?

一起来了解

????????????

品牌总体概况

华龙一号是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核集团)集60余年积累的技术优势和30余年的核电科研、设计、制造、建设与运行经验,自主研发的三代核电品牌,采用国际最高安全标准,具有安全高效,绿色低碳,技术先进的品牌优势。华龙一号在设备设计、燃料原件、软件建造、运行维护等领域均具有完整的自主知识产权,国内专利716件、国际专利65件、海外商标200余件、软件著作权125项形成了国内首个完整的核电自主知识产权体系,带动上下游5300多家企业形成完整产业链供应体系。华龙一号全球首堆示范项目中核集团福清核电5号机组成功投入商业运行,标志着我国在三代核电技术领域跻身世界前列。华龙一号作为大国重器、清洁能源的典型代表,既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中国核能技术解决方案走向世界的国家名片。

1品牌创建背景

风起于青萍之末,浪成于微澜之间。1990年大亚湾核电站建设所需要的原材料甚至混凝土都是从国外进口的,研发完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电技术,是中国核工业人的执着梦想。为了这个梦想,一代又一代的中国核工业人接替前行。就像两条河流,设计自主化和自主品牌创新,在一个历史关口,汇成了自主品牌再创新的蔚蓝大海。

自上世纪90年代末,中核集团启动我国自主百万千瓦核电机组的研发工作,2015年5月7日,华龙一号全球首堆三代核电技术示范工程落地中核集团福清核电5号机组。2017年6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和时任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共同参观阿斯塔纳世博会中国国家馆华龙一号展台,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介绍说:华龙一号是中国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核电技术。

2021年1月30日,福清核电5号机组投入商业运行,2022年3月15日,华龙一号示范工程第2台机组福清核电6号机组正式具备商运条件。至此,我国自主三代核电华龙一号示范工程全面建成投运,标志着我国核电技术水平和综合实力跻身世界第一方阵,有力支撑了我国由核电大国向核电强国的跨越。

2品牌创建实践经验

1.大整体协同,铺就中国创造。 创新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只有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才能把科技命脉和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6万多台(套)设备、165公里管道、2200公里电缆,上千人的研发设计团队、5300多家分布全国各地的设备供货厂家、国内75家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国外14家组织、机构和大学参与研发、近20万人先后参与项目建设这是一项创造性的超级工程,更是一张闪光的国家名片,凝聚了国内外核工业从业者的心血与汗水,堪称国内核能行业开放合作的典范。

华龙一号多数核心装备都实现中国创造,带动了国内装备制造业高端设备的整体研发和创新制造水平;打破了国际垄断,确保核心关键设备不受制于人,有力地保证华龙一号堆型的深度自主化设计,为解决华龙一号品牌出海可能的核禁运限制铺平道路,有效发挥国内高端设备制造产能优势,带动产业集群转型升级。

华龙一号的成功研发建设,既是中核集团在国家大力支持下,举全集团之力取得的成果,也是统筹集团内外、国内外优势力量,大力协同、密切协作的结果,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显著优势,谱写了雄壮的大国重器进行曲。

2.高标准安全,铸就中国质量。 一土一木平地起,华龙一跃入华夏。对核工业来说,安全走到哪一步,高质量发展才能走到哪一步。安不安全,是核电站建设运营单位和公众最为关注的问题,华龙一号自然也不例外。华龙一号的安全标准是国际上最严、最高、最先进的标准。2023年,华龙一号示范工程两台机组实现全年零非停,并创造华龙机组大修标杆业绩,工程荣获2022-2023年度国家优质工程金奖,这是中国质量的生动体现。

华龙一号采取了能动+非能动的双重安全系统。所谓能动,即靠电来驱动安全系统,保障核电站运行。如果在极端情况下,核电站断电了,这时非能动就能派上用场。非能动是靠自然力量来驱动安全系统。华龙一号可以依靠重力、温差和压缩空气等自然力来驱动安全系统,通过蒸发、冷凝、对流、自然循环等自然过程来带走热量。华龙一号能够抵御九级地震的冲击,达到国际最高抗震强度。此外还采用了双层安全壳的设计,外层可抵御大飞机的撞击,内层可做到即使堆芯出现问题,放射性物质也不会出来。

华龙一号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最重要的意义在于对整个核电站以及各部分的零件都制定出技术规范和标准,就是中国标准。这些标准大到华龙一号的额定输出功率、单堆布置、0.3g的抗震等级、事故状态下72小时无需干预、多重冗余的安全系统等等,小到反应堆的堆芯设计、燃料技术、计算机控制系统、具体管道材料、钢筋尺寸等方方面面。为华龙一号制订的中国标准意味着我们真正掌握了核心技术,在未来竞争和发展中才可以握有主动权。

3.全球化布局,成就国家名片。 品牌出海,是品牌国际化的必经之路。每出口一台华龙一号,全寿期可带动约1000亿元经济效益,带动中国装备制造走出去。中核集团积极践行一带一路倡议,积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华龙一号品牌已完成全球化布局,成为我国装备制造业继高铁之后的第二张国家名片。

华龙一号海外首堆K2、K3项目已正式商运,项目全周期为当地提供就业岗位6万多个,K2/K3机组每年能为当地提供清洁电力近200亿度,满足当地200万人口的年度生产和生活用电需求,相当于每年减少标准煤消耗624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632万吨,相当于植树造林1.4亿棵,对优化巴基斯坦能源结构、推动实现全球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和共同应对全球气候危机具有重要意义,项目被誉为能源国际合作最佳实践案例。

目前,中核集团在恰希玛5号、阿图查3号已签订项目总承包合同,并与欧洲、拉美、亚洲以及非洲的20多个国家签署了华龙一号合作协议,全球市场布局和取得的效益已初见规模。

4.精准化传播,造就中国品牌。 华龙一号品牌化是其迈向具有国际市场、在世界三代核电技术中占有领先地位的必由之路。中核集团坚持系统思维,全面策划华龙一号品牌的建设和传播推广,多角度、多维度展现了在党的领导下,华龙一号这一重大自主创新科技成果以及安全高效,绿色低碳,技术先进的自主创新品牌形象。

中核集团强化品牌建设顶层设计,搭建点-线-网-面一体化品牌传播体系。通过全媒体、全流程和全过程传播,全方位树立和展示华龙一号品牌形象,助力中国品牌屹立世界东方。提出华龙一号品牌传播三步走的总体规划,组建华龙融媒体工作室,打造品牌传播的中央厨房,变传统媒体定时传播的特点为全媒体即时传播,实现了全流程和全过程品牌传播,全方位树立和展示品牌形象。

华龙一号品牌传播成效全面开花。以宣传推广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借势央视、人民日报、新华社等主流媒体力量,《新闻联播》多次报道华龙一号,《对话》《大家》《开讲了》等多个栏目组专访华龙一号总设计师,联合总台拍摄以华龙一号核电研发建造为主题的我国首部核电题材电视剧《许你万家灯火》,登录中央一套黄金时间并取得良好反响。

3品牌创建成效

1.持续的经济效益。 华龙一号首堆项目中核集团福清核电5号机组单机组项目投资总额约200亿人民币,寿期内可为运营方带来2000亿元人民币的收入。在项目长达60年的运行过程中,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拉动就业的成效。华龙一号全球首堆正式商运和批量化建设,已成为推动我国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力量。华龙一号项目建设与极高的设备国产化率极大程度地带动了国内装备制造业以及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带来了高达数十亿人民币规模的产业需求,有效释放了国内高端装备产业产能,推动产业结构转型。

2.民族自信有效提升。 华龙一号是国家名片和民族品牌,体现了国家意志和民族精神,蕴含着核工业自立自强的理想追求。华龙一号的成功商运,标志着我国打破了国外核电技术垄断,成为继美国、法国、俄罗斯等国家之后真正掌握自主三代核电技术的国家,我国核电技术水平和综合实力已跻身世界第一方阵,为推动一带一路倡议带动国家经济贸易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3.社会和环境效益显著。 核能是安全清洁高效的能源,是实现碳达峰目标及碳中和愿景的重要支撑。中核集团自北向南建成田湾、秦山、三门、福清、昌江五大核电基地,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累计贡献超过10000亿度核电,相当于减少标准煤消耗3亿吨,减少排放二氧化碳8.2亿吨、二氧化硫268万吨、氮氧化物232万吨,相当于造林288万公顷、面积覆盖超过2个北京市,为美丽中国建设贡献了力量。

4.助力中国品牌出海取得实效。 华龙一号品牌形成了一套包含中国制度、中国文化、中国创新发展理念在内的可移植、可供借鉴的中国模式,提升中国核能技术解决方案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中核集团积极参与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活动,持续提升华龙一号品牌知名度,在国际上进一步推广华龙一号品牌,分享中国模式实践中的经验,为其他国家提供借鉴和参考,助力中国自主创新品牌出海,树立可亲、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下一步考虑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唯创新者进,唯创新者强,唯创新者胜。回望来时路,我们已走过千山万水;展望新征程,朝阳跃然在地平线上。中核集团将一如既往坚持安全发展、创新发展,始终秉持强核强国,造福人类的企业使命,不断提升华龙一号科技创新能力和品牌建设能力,擦亮国家名片,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助力实现双碳目标和中国核能走出去做出更大贡献。

资讯来源: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免责声明: 本站内容转载自合作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信息,转载此文仅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但这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站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本站内容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下一篇:暂无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