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外媒报道,近日,美国商务部近日发布公告,认定中国向在越南设厂的光伏企业提供补贴,决定大幅提高从越南进口的中国光伏产品关税,部分企业综合税率飙升至363.84%,还需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最终认定。
消息一出,立马引起国际光伏市场一片热议。
特朗普再度入主白宫后,不断挥舞“关税大棒”,不仅延续了此前的对华贸易围堵策略,更在打击范围、制裁强度和精准度上全面加码。
那么,特朗普的“新关税战”,对全球光伏产业链格局有何影响?
特朗普2.0关税战政策时间表
围追堵截打压中国光伏
自特朗普再次上任后,通过砍资金、加关税的方式,针对中国光伏产业进行围追堵截。
2月1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行政令,对进口自中国的商品加征10%的关税。
白宫当天表示,对所有进口自中国的商品,美国将在现有关税基础上加征10%的关税。美国还将对进口自墨西哥、加拿大两国的商品加征25%的关税,其中对加拿大能源产品的加税幅度为10%。
2月10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行政令,宣布对所有输美钢铝产品加征25%关税,并强调“没有例外和豁免”。铝和钢作为太阳能制造的关键原料,此次关税上调无疑将使各类太阳能项目成本攀升。
2月27日,美国总统特朗普表示,自2月4日对华加征10%关税后,3月4日将对华追加额外10%的关税。
近日,特朗普签署行政命令,废除了拜登时期关于《国防生产法案》中一系列支持清洁能源的措施,其中包括对光伏电池组件制造业的支持。据了解,特朗普在一系列撤销“有害行政命令和举措”的行动中,将太阳能光伏组件及组件部件、电解槽、燃料电池和电热泵从《国防生产法》的适用范围中剔除。
同时,美国商务部近日发布公告称,其调查发现中国政府向中国企业在越南的光伏工厂提供跨境补贴,从而降低这些企业的生产成本。基于这一认定,该部门决定大幅上调对从越南进口的中国光伏产品征收的反补贴关税。此次调整基于2024年12月的初步裁定。
根据华盛顿律师事务所Wiley Rein分析,博威特太阳能越南工厂反补贴税率上调至157.38%,综合税率217.40%;晶科能源、天合光能越南工厂反补贴税率上调至92.56%,综合税率分别达164.41%和152.58%;晶澳太阳能越南工厂反补贴税率上调至27.73%,综合税率81.03%;而其他企业综合税率更是高达363.84%!
来源:Wiley Rein
目前,这些新关税尚未正式生效。美国商务部预计将在4月18日对反补贴和反倾销措施做出最终裁定。
挥舞“关税大棒”
特朗普意欲何为?
特朗普政府接二连三地祭出"关税武器",其首要目的直指两大核心诉求:一是构筑贸易壁垒保护美国本土光伏产业,二是通过压制中国新能源产品出口来缩减中美贸易逆差。这一系列加征关税的举措绝非孤立行动,而是经过精心设计的贸易战略中的重要一环。
近年来,全球光伏产业蓬勃发展,中国作为其中的佼佼者,不仅在技术创新上取得了显著成就,更在全球市场上占据了重要地位。中国光伏产品凭借完整的产业链优势、规模效应和政府支持政策,在国际市场上长期保持着价格优势,美国光伏制造业在与中国企业的长期竞争中节节败退,受到了巨大的竞争压力。
因此,特朗普频频挥舞起关税大棒,对中国光伏产品实施了一系列严苛的贸易壁垒措施,希望削弱中国光伏产品在美国市场的价格优势,为本土制造商创造喘息空间。
AI生成
然而,特朗普对中国光伏产业使出的一记记"重拳",受伤的却还是美国自己。
据悉尼智库气候能源金融最新报告显示,中国光伏企业正加速战略转移,逐步撤出美国市场,将产能与投资重心转向更具潜力的东南亚及中东地区。这一趋势已引发连锁反应——美国本土光伏产业非但未能如预期般振兴,反而面临就业市场萎缩(预计将流失数万个相关岗位)和能源转型滞后的双重困境。
此外,智库分析师哈里·马丁指出,“关税确实保护了少数美国制造商,但代价是全国太阳能项目成本飙升。美国消费者最终要为每块光伏板多付费用。而更讽刺的是,这些关税收入还不够补贴因此失业的安装工人。”
可以说,这场由贸易保护引发的产业地震,使美国陷入了"筑墙自困"的悖论——不仅未能阻断中国光伏技术的全球拓展,还让自身的清洁能源发展付出了沉重代价。
碳中和目标坚定
光伏绿电势不可挡
在当前全球能源转型和绿色发展的背景下,光伏绿电的发展已势不可挡,无论意图采取何种措施来阻碍其发展,终是徒劳之举。
一是全球能源转型的必然趋势。伴随着全球对气候变化和环境保护的日益重视,各国积极行动,相继制定碳中和目标以及颁布政策助力能源转型,降低对化石能源的依赖,着力提升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占比。光伏绿电作为可再生能源领域的关键力量,凭借其清洁环保、无碳排放以及可持续再生的显著优势,完美契合全球能源转型这一发展方向 。
二是光伏装机量近年来呈现绝对爆发式增长。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名誉理事长王勃华指出,2024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同比增长约35.9%;2025年全球光伏预计新增531~583GW。预测乐观情况下,2025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同比增长10%。
三是光伏技术进步与成本降低。近年来,光伏技术领域持续涌现突破成果,光伏转换效率稳步提升,与此同时,生产成本也在不断降低。这两大进展,使得光伏绿电在价格层面优势愈发凸显,逐步达成平价上网。
四是各国政策支持与市场驱动。为大力推动光伏绿电发展,各国政府接连推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政策举措,涵盖补贴、税收优惠、绿色信贷等多个维度。
这些政策的落地实施,为光伏绿电的发展筑牢根基,提供了全方位的有力保障。与此同时,市场对光伏绿电的需求呈现出持续上扬的态势,这一利好形势为光伏绿电产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使其得以在蓬勃发展的轨道上加速前行 。
AI生成
中国的光伏,世界的光伏
在全球能源转型的浪潮中,纵然中国光伏产业在国际上遭遇了贸易壁垒和关税大战,但仍在夹缝中快速成长。历经多年发展,中国光伏早已成为全球产业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信部信息显示,2024年全国光伏多晶硅、硅片、电池、组件产量同比增长均超过10%,行业产值保持万亿规模,光伏电池、组件出口量分别增长超过40%、12%。
多晶硅环节,1-12月全国产量超过182万吨,同比增长23.6%;硅片环节,1-12月全国产量达到753GW,同比增长12.7%,出口量约60.9GW;电池环节,1-12月全国产量达到654GW,同比增长10.6%,出口量约57.5GW;组件环节,1-12月全国产量达到588GW,同比增长13.5%,出口量约238.8GW。
此外,中国光伏企业在技术研发、产品创新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不断推动光伏技术的迭代升级。中国光伏产业的产业链完整,涵盖了从原材料供应、电池片生产、组件制造到系统集成、运维服务等各个环节。这种完整的产业链使得中国光伏产业在成本控制、质量控制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中国光伏产业正以产能优势和领先技术,在全球能源革命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国际能源署发布报告称,中国风电、光伏产品已经出口到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帮助广大发展中国家获得清洁、可靠、用得起的能源。
认为,中国光伏产业已牢牢占据全球新能源格局的核心地位,任何单边主义的贸易壁垒和关税大战都无法撼动其持续发展的强劲势头。
面对新一轮贸易保护主义浪潮,中国光伏产业正以更成熟的姿态应对:一方面通过海外建厂规避关税,另一方面深耕技术,构建新的竞争力护城河。
而中国光伏的全球化进程,终将以更创新的模式、更先进的技术和更灵活的供应链,突破一切人为设置的贸易障碍。
来源:光伏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