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电价市场化改革破冰:推动上网电价由市场交易形成 6月起新老项目分类施策

发布时间:2025-02-10    来源:中经微能源   关键词:电力市场
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迈出历史性一步。

2月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 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发改价格〔2025〕136号)(以下简称《通知》),这意味着新能源上网电价形成机制将迎来重大变革。

《通知》明确了改革的总体思路:坚持市场化方向,推动新能源上网电量全面进入市场、上网电价由市场形成。同时,坚持分类施策,区分存量和增量项目,建立新能源可持续发展价格结算机制,保持存量项目政策衔接,稳定增量项目收益预期。

为何要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有关负责人解读称,随着新能源大规模发展,新能源上网电价实行固定价格,不能充分反映市场供求,也没有公平承担电力系统调节责任,矛盾日益凸显,亟须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更好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当前,新能源开发建设成本比早期大幅下降,各地电力市场快速发展、规则逐步完善,也为新能源全面参与市场创造了条件。

九州能源有限公司董事长张传名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是大势所趋,《通知》的发布意味着靴子正式落地。这一政策很好地解决了新老机制的衔接问题,机制电价的设计引入也彰显智慧。对于新能源项目投资而言,投资方需要适应这一调整过程。

上网电价通过市场交易形成

《通知》指出,新能源项目(风电、太阳能发电)上网电量原则上全部进入电力市场,上网电价通过市场交易形成。新能源项目可报量报价参与交易,也可接受市场形成的价格。参与跨省跨区交易的新能源电量,上网电价和交易机制按照跨省跨区送电相关政策执行。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林伯强向记者表示,过去多年,国家通过补贴和固定电价等方式大力支持风电、太阳能发电等新能源发展,并实现了规模化发展。但随着不稳定、高比例的新能源接入电力系统,对于电网安全和稳定运行带来挑战,而运用市场化电价机制将有助于分担电力系统调节责任。这一次改革的最重要亮点是:逐步推动新能源上网电量全面进入市场、上网电价由市场形成将是今后的基本原则,也将改变以往由政府定价的新能源上网电价机制。

同时,《通知》提出,要建立新能源可持续发展价格结算机制。具体而言,新能源参与电力市场交易后,在市场外建立差价结算的机制,纳入机制的新能源电价水平(以下简称机制电价)、电量规模、执行期限等由省级价格主管部门会同省级能源主管部门、电力运行主管部门等明确。对纳入机制的电量,市场交易均价低于或高于机制电价的部分,由电网企业按规定开展差价结算,结算费用纳入当地系统运行费用。

对于为何要建立新能源可持续发展价格结算机制,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有关负责人解释,新能源发电具有随机性、波动性、间歇性,特别是光伏发电集中在午间,全面参与市场交易后,午间电力供应大幅增加、价格明显降低,晚高峰电价较高时段又几乎没有发电出力,新能源实际可获得的收入可能大幅波动,不利于新能源可持续发展。为解决这个问题,方案提出在推动新能源全面参与市场的同时,建立新能源可持续发展价格结算机制,对纳入机制的电量,当市场交易价格低于机制电价时给予差价补偿,高于机制电价时扣除差价。通过这种多退少补的差价结算方式,让企业能够有合理稳定的预期,从而促进行业平稳健康发展,助力双碳目标的实现。

《通知》还进一步明确,在实施新能源可持续发展价格结算机制时,新能源存量和增量项目分类施策。

以2025年6月1日为节点,对新能源存量项目和增量项目区别对待。其中,2025年6月1日以前投产的存量项目,通过开展差价结算,实现电价等与现行政策妥善衔接。2025年6月1日及以后投产的增量项目,纳入机制的电量规模将根据国家明确的各地新能源发展目标完成情况等动态调整,机制电价由各地通过市场化竞价方式确定。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新能源具有固定投资成本占比大、变动成本占比小的特点,随着技术进步、造价持续降低,新老项目经营成本差异较大,改革需要平衡好新老项目关系。这种老项目老办法、新项目新办法的安排,能够在保持存量项目平稳运营的同时,通过市场化方式确定增量项目的机制电价,有利于更好发挥市场作用。该负责人称。

影响几何?

此次政策是电力领域推出的重大改革措施,将对电力行业带来深远影响。

对此,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有关负责人指出,一是有利于推动新能源行业高质量发展。新能源上网电价全面由市场形成,存量增量分类实施支持措施,有利于形成真实的市场价格,促进电力资源高效配置,引导新能源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二是有利于促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新能源入市交易后,将公平承担电力系统调节成本,各类电源在电力系统中的价值将得到更充分体现,更好引导新能源与调节电源、电网协调发展,助力构建更加高效协同的新型电力系统。

三是有利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改革后,新能源与煤电等一样进入电力市场、上网电价均由市场形成,电力市场化交易进一步扩围,同时各地电力市场规则将按照国家要求相应完善,能够极大促进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

张传名认为,新能源上网电价由市场形成是大势所趋。这一政策很好地解决了新老机制的衔接问题,机制电价的设计引入也彰显智慧。新能源项目投资方对此则需要有一个调整适应的过程。

张传名告诉记者:电价不确定性可能导致新能源投资方收益率测算出现一段时间的无所适从。特别是对审慎经营的国企来说,需要一个再学习再认识的过程。长期来看,市场化定价并不一定会大幅降低售价,经过一两年的适应,市场仍然会坚定向前。

林伯强向记者表示,本次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将对新能源投资企业具有重要影响。因为这意味着不稳定的新能源电源将与稳定的电源进行同台竞争,上网电价必然在市场竞争中呈现不确定性,从而带来收益波动性。未来,通过绿电绿证交易、碳交易等方式进一步增强新能源投资企业的竞争力仍是重要的发展思路。

对于终端用户(居民、农业和工商业用户)而言,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有关负责人指出,这项改革对居民、农业用户电价水平没有影响,这些用户用电仍执行现行目录销售电价政策。对于工商业用户而言,静态估算,预计改革实施首年全国工商业用户平均电价与上年相比基本持平,电力供需宽松、新能源市场价格较低的地区可能略有下降,后续工商业用户电价将随电力供需、新能源发展等情况波动。

资讯来源:中经微能源

免责声明: 本站内容转载自合作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信息,转载此文仅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但这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站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本站内容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下一篇: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