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紫云:“超级充电宝”赋能现代化产业

发布时间:2025-02-10    来源:贵州日报天眼新闻   关键词:储能电站
2月7日,记者乘车前往安顺市紫云自治县猫营镇的大山深处,穿过蜿蜒的山路,到达一片开阔的平地,眼前一排排白色储能电池舱整齐排列,在薄雾中格外醒目。

这里是中核汇能贵州公司紫云200兆瓦/400兆瓦时独立共享储能电站全省首个集中式大型储能电站,也是目前全省规模最大的超级充电宝,能够在用电低谷时将电力储存起来,等到用电高峰再释放,有效平衡了电力供需,减少新能源发电的浪费。

2023年3月,紫云储能电站正式开工建设。项目分两期建造,一期项目于2023年7月19日完成并网,二期项目于2023年9月27日完成并网。

过去,风光发电看天吃饭,多余的电只能白白浪费。现在,我们用储能技术削峰填谷,把每一度绿电都喂进电网。

紫云储能电站负责人杨元飞算了一笔生态账:储能电站每年可提供清洁能源1亿千瓦时,相当于节约标准煤约3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8.3万吨、二氧化硫约10吨。

在电站的规划与设计阶段,生态优先的理念贯穿始终。储能电站选址时避开了生态保护区、水源地等敏感区域,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并采用模块化预制结构,减少了现场施工污染和材料浪费。

杨元飞用钥匙打开一台储能电池舱门,指着眼前的电池组向记者介绍:每个电池舱有80个电池包,这些电池组就像电站的心脏。一个电池舱可储电3440度,电站共118个电池舱,每天只需充电2小时就可以储电38万度左右,可保证为5万户人家同时供电。

储能电站作为新能源与电网的桥梁,因具备调频调相和充放自如等功能特征,又被视为电网安全运行的稳定器调节器,在保障电力供应稳定、促进新能源消纳和优化能源结构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随着双碳目标推进,储能产业正迎来爆发期。正如杨元飞所言:无论技术如何迭代,核心始终是为绿色发展服务。紫云储能电站的诞生,不仅为我省乃至西南地区的储能产业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更为我省现代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绿色动能。

这座超级充电宝正以绿色动能托起产业升级。

时近傍晚,山间飘起细雨,储能设备低沉的嗡鸣声与风声交织。杨元飞望着远处的群山说:储能产业的未来充满希望,我们将继续以绿色赋能,智造未来,为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贡献力量。

这座深山中的超级充电宝,正以绿色动能托起产业升级。

资讯来源:贵州日报天眼新闻

免责声明: 本站内容转载自合作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信息,转载此文仅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但这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站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本站内容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下一篇:暂无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