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能PCS群雄逐鹿,性能跃升与智能化转型并进
据能源圈了解到,2024年,储能PCS领域在能源转型与智能电网建设的双重驱动下,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这一年,储能PCS不仅在技术创新、市场拓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更在推动能源结构优化、提升电网稳定性与灵活性等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作为全球能源领域的重要技术支撑,储能PCS正以其独特的优势和广泛的应用前景,引领着储能行业向更加高效、智能、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接下来,本文将系统性梳理2024年储能PCS领域的成长轨迹,深度挖掘技术创新、市场拓展等领域的闪光点与显著成果,并对其未来的发展趋势和前景进行展望。
储能PCS技术前沿,2024年创新亮点解析
随着全球能源结构的深刻转型和可再生能源的日益普及,储能市场规模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增长态势。这一变化对储能PCS的容量和电压等级提出了更加严苛的标准。大容量、高压化的储能PCS凭借其出色的性能,在减少设备数量、简化系统结构、降低整体复杂度方面展现出显著优势。
同时,它们还能大幅提升储能系统的运行效率,确保系统在各种工况下的稳定运行,从而显著增强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这一趋势提升不仅完美契合了大规模储能系统的发展趋势,更为储能技术的持续进步和广泛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为构建更加绿色、低碳、高效的能源体系提供了有力保障。
组串式储能PCS相较于集中式PCS,展现出了更为出色的电池簇管理能力和系统效率。其独特的设计使得每一簇电池都能得到精细化的管理,直流侧无需并联,从而有效避免了簇间环流可能引发的电芯一致性失配问题,显著提升了储能系统的整体性能和安全性。
此外,组串式PCS在运维方面也展现出了显著优势,其结构更加简洁明了,大大降低了运维成本和时间成本。这一系列优点使得组串式技术成为储能PCS领域的重要发展趋势之一。
构网型储能技术,因其高度的技术挑战性、遵循新国标的高标准要求以及在众多应用场景中的广泛适用性,正逐渐吸引众多PCS(储能变流器)制造商的深切关注。据CESA储能应用分会产业数据库不完全统计,2024年1-11月全国构网型储能项目采招落地规模为2.48GW/8.67GWh。随着电网对储能系统性能要求的日益提升,构网型储能PCS凭借其在电网支撑、黑启动、调频调压等方面的出色表现,无疑将成为未来储能技术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
液冷技术通过高效的热传导与对流机制,进一步提升了储能系统的散热效率,有效降低了系统的工作温度,这对于延长储能电池的使用寿命和提高系统的整体安全性至关重要。作为液冷储能系统的核心组件,液冷储能变流器不仅承担着电能转换的关键任务,还通过精密的液冷系统设计,确保了系统在高负荷运行下的稳定与可靠。
据能源圈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多家企业拓展了液冷PCS版块,根据下图展示的部分企业的液冷PCS产品,可以发现,在不同厂家、不同规格、不同应用场景设定的产品介绍中,除了安全、成本、效率、寿命等行业卖点外,静音模式、宽温域、极端工况等也频频成为产品宣传的亮点。由此来看,拥有多重优势的液冷PCS方案,随着未来储能系统调用频率的提高,或将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碳化硅(SiC)功率器件以其出色的物理特性,正逐步成为储能PCS领域的优选材料。其超快的开关速度大幅减少了开关过程中的能量损失,而极低的导通损耗则进一步提升了系统效率。
同时,碳化硅器件能在更高温度下稳定工作,拓宽了储能系统的运行范围,显著增强了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随着碳化硅技术的日益成熟和生产成本的不断下降,越来越多的储能PCS厂商开始积极引入碳化硅功率器件,以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先机。
智能化、模块化的储能PCS设计,也逐步成为了适应多样化应用场景的关键解决方案。智能化技术的融入,赋予了储能系统远程监控、故障预警与智能调度等先进功能,这不仅大幅提升了系统的运维效率,还有效增强了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确保储能系统的持续高效运行。
新版国标助力,产品性能与环境要求全面升级
市场需求的变化推动了储能PCS产品的不断升级和优化,从最初的简单功能到如今的智能化、高效化,每一步都紧跟市场步伐。与此同时,行业国标的制定与更新也为储能PCS产品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指导和规范。这些标准不仅确保了产品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稳定性,还推动了技术的标准化和规范化进程。
2024年7月1日开始执行的新版国标《电化学储能系统储能变流器技术要求》(GB/T34120-2023)作为2017版国标的修订,就紧跟了当前主流产品开发方向,增加了PCS一次调频、惯量响应、高电压穿越、连续故障穿越、运行适应性和设备可用性等电气性能要求,环境要求增加了“盐雾适应性”要求。
储能PCS去库存见成效,各方市场迎来新机遇
自2020年以来,全球能源结构转型的步伐明显加快,可再生能源领域因此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然而,市场需求的快速增长也带来了一系列挑战。在市场需求高涨的背景下,一些企业盲目扩张产能,导致了产能结构性过剩的问题。这不仅造成了资源的浪费,还使得市场上出现了一定规模的库存积压。面对这一困境,储能各细分领域企业纷纷采取措施,加大去库存的力度,通过优化供应链管理、提高生产效率等方式,逐步消化积压库存。
经过2024年这一年的积极调整与努力,储能PCS领域的去库存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这一年里,行业内的各大企业深刻认识到市场过热与产能结构性过剩带来的库存积压问题,纷纷采取了积极的应对策略。
一方面,企业通过优化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有效减少了新产品的生产周期,降低了新增库存的产生。另一方面,企业加强了与销售渠道的合作,通过精准的市场分析和需求预测,灵活调整销售策略,加速了现有库存的周转。同时,部分企业还通过出口拓展、参与国际展会等方式,积极开拓海外市场,进一步消化了积压库存。
据CESA储能应用分会产业数据库不完全统计的2024年中国储能企业海外订单交易订单中有8笔PCS产品订单,供货企业包括上能电气、科陆电子、科华数能以及阳光电源,其中上能电气的表现极为亮眼,5笔订单分别来自美国、印度、韩国以及中东等极具增长空间的代表性市场。
此外,为了更有效地管理库存,一些企业还引入了先进的库存管理系统和数据分析工具,实现了库存的实时监控和智能预警,提高了库存管理的精准度和效率。这些措施的实施,不仅显著降低了企业的库存成本,还提升了企业的市场响应速度和竞争力。
2025储能PCS市场展望,需求激增与技术革新双重利好
科技驱动储能PCS,从性能提升到智能化转型
技术创新是推动储能PCS领域发展的核心驱动力。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新材料、新工艺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为储能PCS的性能提升和成本降低开辟了广阔空间。通过不断优化电路设计,提高开关频率,以及采用更加高效的散热方式,储能PCS的转换效率和功率密度得以显著提升,同时损耗和成本也得到有效控制。
此外,随着构网型储能技术的兴起,储能PCS正逐步向智能化、自适应化的方向迈进,能够更好地适应电网的复杂需求,实现更加精准、高效的能源管理。未来,随着更多创新技术的涌现,储能PCS的性能和成本优化将取得更加显著的成果。
全球储能政策助力,PCS领域抓住发展新机遇
各国政府为推动能源结构调整和应对气候变化,将继续出台一系列鼓励储能发展的政策。这些政策将为储能PCS领域的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同时,随着储能市场的不断成熟,相关行业标准也将逐步建立和完善,这将有助于规范市场秩序,提高产品质量和安全性,促进储能PCS领域的健康发展。
产品质量与服务水平,储能PCS赛道竞争核心
在储能PCS市场中竞争态势愈发激烈,传统能源企业、电动汽车制造商和互联网科技企业等多方势力纷纷加入,使得市场竞争格局变得日益多元化。这些企业凭借其各自在行业经验、技术研发等方面的优势,在储能PCS领域展开了全方位、多层次的竞争。
对于储能PCS企业来说,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就必须敏锐捕捉市场机遇,不断加强技术创新,持续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才能在多元化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写在结尾
2024年,储能PCS领域在全球范围内经历了显著的发展与变革。这一年间,行业不仅在技术创新、市场规模扩张以及政策支持上取得了重大突破,同时也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
从技术创新的视角来看,2024年储能PCS领域展现了令人瞩目的进步。各大厂商纷纷投入研发,推动了功率提升、高压化、模块化、液冷散热等关键技术的创新。这些创新不仅提高了储能系统的效率和可靠性,更在降低成本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使得储能PCS在更广泛的应用场景中展现出更大的潜力。
此外,构网型技术的引入,也为储能PCS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使其能够在未来能源系统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市场规模方面,2024年储能PCS领域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全球范围内,特别是中国市场的强劲需求,推动了储能PCS出货量的快速增长。这得益于政府对新能源产业的大力支持以及储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同时,随着电动汽车、可再生能源等领域的蓬勃发展,储能PCS的应用场景也日益丰富。
此外,随着新能源汽车、智能电网等领域的快速发展,储能PCS的市场需求也在不断变化。企业需要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及时调整产品策略,以满足市场需求。
综上所述,2024年标志着储能PCS领域迈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得益于技术创新的不断深化、政策环境的持续优化以及市场需求的强劲拉动,该领域在这一年中实现了跨越式的成长与革新。我们有理由相信在2025年储能PCS领域将延续其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为全球能源结构的绿色转型与低碳目标的实现贡献力量。
资讯来源:中国储能网
免责声明: 本站内容转载自合作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信息,转载此文仅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但这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站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本站内容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