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方协同助推车网互动商业化应用
据能源圈了解到,随着电动汽车规模化发展,车网互动价值逐渐凸显,V2G作为车网互动的具体技术之一,布局也不断提速。近日,国家电网首批现代智慧配电网综合示范项目在敦煌国际会展中心建成,该项目建设3个直流快速充电区域、3个交流慢速充电区域,以及1台V2G直流充电桩。
据了解,V2G技术能够实现电动汽车与电网双向充电,在促进电动汽车与可再生能源深度融合的同时,为电动汽车用户提供更多能源利用方式和收益渠道,前景备受青睐。不过,当前V2G技术尚处于起步阶段,项目多以试点示范为主。有业内人士表示,未来在政策扶持、市场需求和技术进步共同作用下,V2G技术有望实现规模化发展,创造更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项目多点开花
近年来,车网互动相关政策导向日趋明朗。今年年初,国家发改委等四部门印发《关于加强新能源汽车与电网融合互动的实施意见》,其中提出,到2030年,我国车网互动技术标准体系基本建成,市场机制更加完善,车网互动实现规模化应用,智能有序充电全面推广,新能源汽车成为电化学储能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力争为电力系统提供千万千瓦级的双向灵活性调节能力。
9月,国家发改委等四部门发布的《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等关于推动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试点工作的通知》指出,全面推广新能源汽车有序充电,扩大V2G项目规模,丰富车网互动应用场景,以城市为主体完善规模化、可持续的车网互动政策机制,以V2G项目为主体探索技术先进、模式清晰、可复制推广的商业模式,力争以市场化机制引导车网互动规模化发展。
政策引导下,车网互动领域呈现加速发展态势,已有多地先后设立V2G项目并积极开展应用,探索商业化模式。例如,12月5日,南京中兴产业园“光储充放”车网互动综合站正式投运;9月,广西首次新能源汽车V2G放电试点活动在南方电网五象综合能源站拉开序幕。
有业内人士表示,当前各地V2G示范项目如雨后春笋,通过示范验证相关技术可靠性,将为V2G技术后续大规模应用打下基础。
应用价值广泛
整体来看,引导电动汽车充电从无序充电向有序充电、车网互动过渡并最终实现车网一体的目标已成为行业共识。
车网互动具有广泛应用价值。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杨中平近日公开表示,随着电动汽车普及,车网互动技术已经成为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优化用户体验、促进智能交通系统建设的关键。它涉及车辆与电网之间的双向互动,包括能量存储、分配、调度等多个方面,是实现智能充电、智能出行、智能服务的基础。
对于电网而言,在负荷过大或需要应对突发情况时,汽车动力电池可以通过V2G技术将自身储存的电能释放回电网,为电网提供额外电力支持,达到削峰填谷、促进可再生能源消纳的效果。“通过V2G技术,车辆能够充当电网的移动‘充电宝’。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已达千万辆级,能够存储的电能很大,帮助电网实现能源调节。”一位充电桩行业分析师在接受《中国能源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长城证券表示,电动车时代,车网互动成为维护电网供需平衡的理想之选。V2G可充分发挥电动车集“源”“荷”一体的特性,为电网提供削峰填谷、频率调节、需求响应等服务,减轻无序充电对电网的影响。电动汽车未来储能容量可与日消费总电量相当,调节能力可达千万千瓦级别。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除有助于电网稳定运行,就消费端而言,V2G技术应用还能为新能源汽车车主带来经济收益。据了解,用户可以在用电低谷时用较低的电价给汽车充电存储电量,在用电高峰期用较高的电价向电网输送电力,利用峰谷电的差价创造收益。
规模化应用仍存挑战
不过,当前V2G技术市场应用仍处于探索阶段,目前市面上大部分充电桩尚不具备V2G功能,未来大规模推广还面临关键技术标准不完善、充换电设施互动水平不高等挑战。对此,产业各方需共同努力,探索可行解决方案。
据了解,V2G技术对动力电池循环寿命提出更高要求,需要动力电池在高频度充放电过程中保持稳定性和耐久性,因此还需要进一步研发攻克相关技术。另外,车网互动横跨多个行业,且各行业分属不同部门,如何协调非常关键。
杨中平认为,大规模推动新能源汽车与电网融合互动,需要从技术创新、设备研发、标准体系建设、完善市场机制等方面开展工作,尤其要打通电池、车、桩、平台、电网之间的信息互联互通,达到车网互动所需的能源流、信息流畅通,保障充放电需求、电池状态、电网资源各环节间信息共享,才能实现有序充电、负荷聚合、虚拟电厂等功能。
“如果产业链上下游能够联动起来,实现协同发展,将有利于产业规模化发展。另外,还需多做技术可靠性验证、技术经济性评价和社会效益分析,多维度比较技术是否发展成熟、过关、靠谱。未来5至10年,在分布式能源的光储充一体化领域,V2G技术或将迎来大规模推广和应用的可能。”同济大学汽车学院汽车产业与技术战略研究中心主任王宁接受《中国能源报》记者采访时指出。
“V2G技术推广和相关产品开发需要时间,未来还需要进一步通过试点示范工作,寻找解决各种困难和瓶颈的突破口。”上述行业分析师说。
资讯来源:中国能源报
免责声明: 本站内容转载自合作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信息,转载此文仅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但这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站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本站内容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