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再唯价格论,中国风电重回正轨

发布时间:2024-11-27    来源:风芒能源   关键词:

据能源圈了解到,每个行业的发展都有周期。经历4年杀红眼的“卷生卷死”后,中国风电逐渐回归理性,积极探索破局之道。

日前,业内人士告诉风芒能源,“这两年陆续爆发的风电质量问题已经让业主不堪重负。只在今年下半年,五大六小发电集团就有不少业主单位专门召开质量相关专题研讨会。”

事故频发成为笼罩在风电开发商头上的大片乌云。为了真正实现新能源更高质量发展,以发电央企为代表的主流风电开发企业近期纷纷修改招标细则,从前期招采环节提前介入,确保风电全生命周期最优解。

以整机商为代表的风电产业链也在顺势改变。今年风能展期间,国内12家风电整机商共同签署《中国风电行业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环境自律公约》,拟重点解决低价恶性竞争、对竞争对手恶意诋毁以及明显有失公平的合同条款等三大问题。

同时,从今年各家推出的新品和宣传重点来看,整机企业多在强调测试验证的重要性,并不断加大相应的投入力度。一言以蔽之:整机商不再一味求“大”,新机型更强调回归高发电本质。

高可靠、高性能,正在悄然取代“价低为王”,成为风电行业主动关注与投入的头等大事。种种迹象表明,中国风电正在穿越周期,重回正轨。

01.最低价中标或成历史

在风电行业,五大六小发电集团项目占比较大,即使框采不统计入内,年度招采中标量也接近市场总量的一半。换言之,央企开发商的战略布局、发展思路具有风向标意义,当它们不约而同主动调整招标细则,行业必有重要变化。

据风芒能源观察,近期出现的投标细则调整,主要聚焦价格评分和型式认证两方面。最近几年,在各家风电开发商的招标细则中,价格评分占比高达40%-55%。还有部分企业将投标最低价确定为评标基准价,投标价格高出基准价,需按比例扣分。在技术分拉不开明显差距的背景下,按上述细则评标极易催生低价中标的局面。

2023年至今,随着风电事故与故障频次的增加,越来越多的开发商陆续召开会议专题讨论,尝试通过加强开发企业对标交流、召集风电供应商召开质量保障交底会、调整招标细则等多种方式,摸索质量与价格的平衡点。

特别是今年下半年以来,部分调整逐渐落至纸面。例如,今年北京风能展期间,有整机商高管公开表示,7月之后,不少业主在评标过程中,已不再强调最低价中标。

以最近开标的某发电集团8.4GW风机集采为例,其评标基准价计算方法发生了明显变化,不再将最低价定为基准价,而是以有效投标人评标价格的算术平均数再下浮5%作为评标基准价。

在此评标规则下,风机集采机组投标价格整体企稳回升,成为本轮“价格战”停战的标志性事件。以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标段28为例,该项目位于新疆,容量900MW,招标要求单机容量10-12MW。根据以往招中标习惯,大容量项目招采更大兆瓦机组时,出现更低价格的概率极大。但该标段9家整机商最低报价1405元/kW,平均报价1550元/kW,价格基本企稳。

除了价格评分降低外,开发商对型式认证的再度重视也值得一提。

2014年底,为了确保风电设备质量合格,国家能源局下发《关于规范风电设备市场秩序有关要求的通知》,明确提出“风电开发企业进行设备采购招标时,应明确要求采用通过型式认证的产品,未获得型式认证的机组,不允许参加招标。”

“大概在2017年、2018年左右,部分开发商为了追求更高发电收益,在机组选型阶段采取‘适度超前’策略。”业内人士告诉风芒能源,“整机商参与招投标时,有些开发商开始认可‘设计认证不带遗留项’标准。”

图片

发电企业招标文件要求对比表

来源:浅谈风电机组招标文件要求及对风机出质保的考核,发表于2023年11月

“型式认证和小批量验证优化的工作缺失埋下了诸多质量隐患。为了保证基建项目按期开工投产,在实际工作中,部分项目在大部件以及整机未完成型式认证的情况下就已开始施工,甚至在完工后仍未取得认证。”某开发商表示。

据风芒能源了解,目前该集团已在强化设备型式认证管理。“严格落实设备型式认证考核条款,确保在项目第一台合同设备供货前取得整机、叶片及大部件完整型式认证证书及相关材料。针对已投产项目,正在做系统排查。”据业内人士透露,今年不少业主约谈整机商时,都在强调型式认证的重要性。

02.供应链强调高可靠

最近两年,风电事故频发,这既是2019-2021年为保高额电价导致的抢装后遗症,也暴露了平价以来快速降本暗藏的问题。激增的市场体量、快速的大兆瓦风机迭代,既催生了技术上的百花齐放,也埋下了不少风险隐患。据行业协会不完全统计,近些年中国风电行业发生的倒塔、火灾烧毁、关键部件失效等大型事故数量呈上升趋势:2021年为95起,2022年、2023年分别增至114起和130起。

随着风电事故的批量暴露,今年9月,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秦海岩发文疾呼“各类事故频发,关乎风电行业生死存亡”。

根据分析,发生事故的诱因包括,技术进入“无人区”产生的超经验问题;安全裕量不断压缩带来的容错率降低问题;新架构、新材料、新核心部件、新工艺、新理论不断涌现,产业链发展涉及的设计、制造、运输、吊装、运维等环节人才培养与管理等问题。

秦海岩建议,风电行业应当认真做好事故及失效原因归纳分析工作,从设计、制造、项目管理等层面着手,采取有针对性的应对举措,从源头入手做好全生命周期风险管控。

据风芒能源了解,部分五大六小发电央企正在强化相关应对措施。以SSDA(基于特定场址环境的认证)为例,业内人士告诉风芒能源,“某发电央企还需要该集团某下属公司去做复核。”

去年该集团就在组织设备监理主动靠前谋划,在项目技术协议谈判阶段介入产品设计认证与型式认证的技术审查工作,必要时参与对项目设备测试认证过程的质量监督;在设备制造阶段重点开展项目供货设备同认证设备的一致性审查工作,严格监控设备过程重大设计变更。

“集团明确要求整机供应商需委托第三方认证机构开展项目机组定场址载荷安全性评估、项目叶片设计安全性复核、塔筒定制设计安全性复核、制造过程重大设计变更复核等工作,力图有效降低当前整机供应商在项目设备选型、定制设计环节不规范埋下的设备重大设计安全隐患,并确保核心设备的设计安全。”相关从业人士表示。

“创新决定我们能飞多高,质量决定我们能走多远。”目前中国风电市场年均新增70GW左右装机规模已经成为常态,陆上大兆瓦迭代降速,市场逐渐趋向稳定。正如秦海岩所言,现在的风电不必再着急赶路“快跑”,而应该“慢下来”。包括相关政府机构、主管部门、开发业主在内的供应链各端应总结经验教训,通过统筹配合、信息共享等方式,建立上下游共同解决的合作机制。通过高效质量管控,实现风电行业的稳健发展。

资讯来源:风芒能源

免责声明: 本站内容转载自合作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信息,转载此文仅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但这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站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本站内容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下一篇:暂无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