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传统“源随荷动”的供电模式向“源-网-荷-储”各环节“源荷互动”高效协同的一体化模式转变,日前,电力系统“源网荷储氢”新生态国际高峰论坛在上海举行。
来自电力企业、电网(含配网)企业、电建企业及相关涉电企业,电力建设工程的建设、管理、设计等相关单位,与光储氢产业各界领袖共话“源网荷储氢”新生态,推动产业融合与协同发展。
中国电力发展促进会双碳专委会会长,新能源云项目负责人,国网新疆电力公司原董事长刘劲松,发改委的能源研究所资深研究员时璟丽,中国能源研究会储能专委会副主任、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调度控制中心原副总工程师裴哲义,电力规划设计总院副总工程师张晋宾,华南理工大学教授/所长/发展中世界工程技术院院士陈皓勇 ,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副总经理刘辉,中国电建集团河北省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董舟,协鑫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晟能公司总经理黄一钊,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气变环境处处长杨方,湖州新能源云碳中和研究院院长王函韵,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技术战略研究中心副主任赵强,中国电力发展促进会标准专委会委员,西北工业大学大数据协同安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专家委员会委员徐进等嘉宾代表出席了此次会议。
主持人 上海新能源行业协会、SNEC组委会副秘书长竺新原 女士
上海新能源行业协会、SNEC组委会副秘书长竺新原担任此次论坛的主持人。竺新原指出:电力系统“源网荷储氢”新生态国际高峰论坛是此次SNEC氢能储能大会为落实习总书记关于深入推动能源革命,加快建设能源强国的指示,深化电力体制改革,建设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而新开设的创新论坛。这也是作为行业协会推动新能源发展构建新型能源体系和实现3060双碳目标的实际行动。相信这是一场思想碰撞,异彩纷呈的交流盛宴。
中国电力发展促进会双碳专委会会长,原新能源云项目负责人刘劲松 先生
中国电力发展促进会双碳专委会会长,原新能源云项目负责人,原国网新疆电力公司董事长刘劲松在会上介绍了新能源云项目情况。新能源云利用电网平台,连接供给侧、需求侧,把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新能源、新型电力系统、新型能源体系、碳达峰、碳中和业务全价值链、全产业链、全生态圈深度融合,聚集全数据要素,从而提高整体资源配置效率。
据刘劲松介绍,目前,国家电网新能源云已接入新能源场站超600万座、装机容量9.4亿千瓦,服务各类企业1.6万余家。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能源研究所研究员时璟丽 女士
时璟丽指出:二十届三中全会文件提出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强调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健全绿色低碳发展机制。2024年三季度政府陆续颁布了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加快构建碳排放双控制度体系、中国的能源转型白皮书等重要文件,坚定不移加快能源转型。
近年来我国能源和电力增长迅速,控制煤炭消费增长压力增大。为完成“十四五”时期严格合理控制煤炭消费增长、接下来五年逐步减少煤炭占比任务,需要持续大力发展非化石能源。2024年风光新增装机或达新高,考虑能源和电力需求增长,情景研究分析到2030年风光累计装机需要在目前基础上增加一倍,同时需要相应配置各类储能和灵活性调节资源,加强网架建设和配电网升级。
健全绿色转型市场化机制方面,重点之一是鼓励用户扩大绿色能源消费,2024年开始我国对电解铝行业提出绿色电力消费比例目标要求,未来将扩展到更多行业领域。明确可再生能源绿证与CCER适用的范围,推进绿证与自愿减排市场衔接,实现市场化机制的协同发力。电价改革与电力市场化体现了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的作用。有序实现现货市场全覆盖,建立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源网荷储氢等新型电力系统组成部分都能通过市场调节,找准各自定位和实现绿色转型价值。
中国能源研究会储能专委会副主任、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调度控制中心原副总工程师裴哲义 先生
裴哲义提到,源网荷储一体化有三种典型模式,一是区域或省级的源网荷储一体化,要依托现代信息通讯及智能化技术,加强全网统一调度;二是市县级的源网荷储一体化,在重点城市开展源网荷储局部电网建设;三是园区级和居民区的源网荷储,依托光伏发电等。
电力规划设计总院副总工程师张晋宾 先生
电力规划设计总院副总工程师张晋宾指出,我们要打造净零排放的电力系统,长持续时间储能是非常关键的。抽水蓄能虽然属于长时储能范畴,但其受地理环境限制,能量密度低,建设周期长,投资成本高等影响,在国际上被排除在外。美国能源部2021年提出来氢能的“111计划”,将氢能是作为化学储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当时认为氢能是不可替代,在储能领域要发挥重大作用。
华南理工大学教授/所长/发展中世界工程技术院院士 陈皓勇先生
华南理工大学教授/所长/发展中世界工程技术院院士 陈皓勇围绕“储能参与电力市场的体制机制及商业模式”展开探讨。他指出,储能参与电力市场也有一些相关的问题。储能是电力系统里面功能最多的的一个设备,它主要提供的是一种灵活性,即电能量在时间上的转移。但目前体现储能灵活性价值的市场机制不是很完善,所以真正推动储能产业健康发展的政策机制还需要在全面深化电力市场改革过程中逐渐建立和完善。
中国能源研究会储能专委会副主任、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调度控制中心原副总工程师裴哲义
在下一个环节,由中国能源研究会储能专委会副主任、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调度控制中心原副总工程师裴哲义担任主持人。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技术战略研究中心副主任 赵强先生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技术战略研究中心副主任赵强认为,未来高比例的风光装机下为了保障电网的安全要配高比例的储能。需要超前布局长时储能,可考虑以氢能作为媒介,采取多项措施保障电网的电力电量平衡。
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刘辉 先生演讲代表 邵尹池先生
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副总经理刘辉的代表邵尹池指出,构网型储能具备良好的弱电网适应性和抗扰性,在短路比较低的场景下可以正常运行,至于相变突变故障期间的相应特性是全工况构网的重要评价指标。构网型主要采用惯量+阻尼+一次调频协同的电网主动支撑方式,响应特征类似于同步机暂态响应三阶段过程。电压主动支撑方面,构网型机组在故障工况下内电势保持相对不变,短路电流达到3倍额定电流,可显著提高安全运行水平。
中国电建集团河北省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董舟 先生
中国电建集团河北省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董舟分享了“氢能在新型电力系统的作用和实践”。董舟认为:“氢能在整个电力系统里面的作用非常广泛,首先就是解决了新能源消纳的问题,同时储存的时候可以实现跨季节、长周期、大规模的存储。氢能还是一种中介,能够推动多类型能源网络的互联互通,最终整个电力行业的脱碳,氢能方面贡献是蛮大的。”
Ruggero Arico先生CEO, RAMP Advisory; Member of Task Force “Energy, Climate Change and Resource Efficiency” at B20/G20; Former Head of International Institutional Affairs, Enel Group (CEO Office)
G20、B20气候变化能源工作组成员Ruggero Arico分享了公用事业公司和能源公司在加速全球清洁能源转型过程中的作用。他认为,对于氢的项目首先要有一个非常清晰的政策,来指导项目的落实,包括在监管机构等方面需要彼此建立起相应的合作,对于公用事业或者电力公司也需要来绘制一个所有利益相关者的一张图,需要对民众进行相应的沟通和交流。利益相关者中最重要的是电力公司,他们对于氢能项目的兴趣和影响力都是非常高的,因此需要电力公司从一开始就参与氢能项目中来。
协鑫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晟能公司总经理黄一钊 先生
协鑫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晟能公司总经理黄一钊分享了协鑫在发展储能方面的经验,他介绍道,我们的商业模式还是以新能源的消纳配比以及市场化的交易加上辅助服务来形成整个的独立储能的商业模式。等到整个电力市场更为成熟,新型能源机制更为完善的时候,预计未来的趋势就是以两步制电价,电力现货市场来补偿变动成本,由各种的容量电价的机制来回收独立储能电站的固定成本,同时用辅助服务来回收整个的调节成本,这一块也是我们独立储能未来终极的整个的商业模式。
中国社会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 清洁能源与能源网络研究部 主任刘昌义 先生
全球能源互联网集团公司能源与气候环境研究所的高级研究员刘昌义以“新型电力系统与电—氢—碳协同发展”为题发表主旨演讲。他介绍到,电—氢—碳协同发展主要体现在形成能量流、物质流、碳流。能量流方面,除了风光火电提供电能,未来氢能将作为重要的能源载体;物质流方面,未来将同时基于氢元素和碳元素形成氨、醇、甲烷等等多种形式的物质载体。刘研究员提出了三种电—氢—碳协同开发模式。第一种主要绿电开发模式,聚焦在电力系统内部,电—氢—碳协同作用于我国三北地区的风光基地,服务于风光大规模开发和外送电力;第二种模式是基于绿氢的物质开发模式,包括氢、氨、醇、甲烷等等,提供绿色燃料和绿色化工原料。第三种是是综合利用开发模式,能够把前两种模式结合起来,因地制宜开发利用绿电和绿氢。
湖州新能源云碳中和研究院院长王函韵 先生
湖州新能源云碳中和研究院的院长王函韵分享了“分布式智能电网——台区适网型储能”方面内容。他强调,现在很多电网的规划,很多思考的角度,已经从原来更多是考虑花最少的钱得到经济性,去承接一个多大电网规模的电网到现在更多的是纳入了碳排放的约束指标,用碳排放来做规划,以及电网建成之后的后评估,所以国家的“3060”年目标提出来之后很多的业务都是可以拿碳排放约束重新来做一遍,这里面应用到分布式智能电网这个领域里面就是一个非常好的应用。
中国电力发展促进会标准专委会委员,西北工业大学大数据协同安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专家委员会委员徐进 先生演讲代表王健宁
中国电力发展促进会标准专委会的委员徐进分享了风光气氢牧能源互联网示范项目实践成果。他介绍到,风光氢氨一体化是新型能源体系和绿色化工的重要组成和力量。项目的关键工艺多稳态柔性合成氨工艺、数字化智能控制系统。关键装备,需要适应波动性的水电解制氢,电氢耦合储能、合成氨装置。
Moctar Toure先生
南非水电调节委员会总统的前特别顾问Moctar Toure为在非洲发展清洁能源提供了一些建议。他指出,在非洲发展新能源,需要关注其中的一些细节、流程,包括项目评估的方式,项目的实施和控制的过程,我们希望未来在这些方面都能够有所改进。他也提起过在某些地区是风险比较高的,在项目评估方面也存在着很多的障碍,主要就是和这些地区的监管体系、管制体系有关。
论坛结束时,与会嘉宾合影留念
会议深入解读了国家关于源网荷储氢一体化发展的相关政策,分析了政策背景、目标及实施路径,为参会者提供了清晰的政策导向和规划蓝图。展示了最新的源网荷储氢技术成果,包括高效储能技术、智能电网技术、氢能制备与利用技术等,并探讨了这些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前景和潜在价值。与会嘉宾通过分享成功的源网荷储氢一体化项目案例,探讨了不同区域、不同场景下的实施模式,为参会者提供了宝贵的参考和借鉴。
本次电力系统“源网荷储氢”新生态会议取得了圆满成功,为电力系统的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上海新能源行业协会、SNEC组委会副秘书长竺新原表示,作为此次会议主办方代表,未来将继续深化研究、加强合作、推动创新,为实现全球能源转型和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