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新型储能产业高质量集群发展研究
据能源圈了解到,
摘 要 河南省认真贯彻二十大报告精神,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多措并举,催生出一批新型储能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各类储能特色产业不断壮大,为构建河南省“双碳”目标下经济稳步增长的创新驱动新引擎奠定了良好基础。然而,想要抓住新型储能产业大发展的历史机遇,必须正视产业发展困境与制约因素,对症施策,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促进储能产业高质量持续发展。本文全面梳理并分析了河南省新型储能产业现状、产业政策、学科与创新平台,指出了目前产业发展所存在的问题,探究了产业集群化发展的动力源与动力主体之间的协同机理,并提出“政-协-企-校”四位一体模式协同打造创新驱动型产业集群。以政策引领、产链布局、集群发展、创新驱动、人才建设为着力点,加强协会和高校的参与度,促进政府、行业协会、企业、高校四大动力主体统筹布局、正向互促、高效推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打造新质生产力引领的产业良性循环发展生态,加快河南新型储能产业高质量集群发展。
关键词 “双碳”目标;新型储能;产业集群;发展动力机制;四位一体协同发展
储能是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基础装备,是新型能源枢纽和能源安全的重要保障。作为功率和能量缓冲,储能可以促进新能源大规模利用,有效推动“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实现。新型储能产业的发展将带动全球能源格局革命性、颠覆性的调整,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和产业前景,已成为新一轮经济增长的创新驱动新引擎。
不同于沿海发达地区资金密集、人才虹吸的区位优势,以及市场竞争激烈、促使企业内生强劲动力的环境优势,河南地处内陆环境,高校虽多但人才外流严重,“人口大省”没有转变成“人才大省”,博士众多但囤积在高校与产业创新驱动配置错位,校企“合而不作”“合深做浅”现象常见,导致区域企业创新驱动发展缓慢、产业创新无法形成规模效应。此外,熟悉行业、贴近企业的行业协会功能长期缺失,企业与地方政府部门联系松散、互动频度不高,政策不够接地气、落实不到位,种种因素使得储能产业集群发展缓慢,无法抓牢战略机遇,带动地方经济发展。
本文针对河南省储能产业规模、政策、人才培养与创新平台进行分析,探索河南新型储能产业高质量跨越发展的主要障碍和制约因素,深入剖析产业发展要素与产业发展动力源和动力主体之间的内在联系与规律,基于河南省地域实际,提出政府与企业、高校、协会“四位一体”新型储能产业联动发展机制,通过各动力主体密切配合、联动协同,针对性提出解决储能产业发展障碍和制约因素的发展建议,为河南新型储能产业高质量快速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决策参考。
1 河南新型储能产业现状
1.1 新型储能装机规模
2022年11月—2023年2月的三个月内,河南省发改委发布了两期独立储能示范项目清单,共产生3.6 GW/7.2 GWh独立储能电站需求。除了发布的27个独立储能示范项目外,河南省目前已开工建设的项目还有信阳300 MW先进压缩空气储能项目、明阳集团绿色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园100万千瓦/200万千瓦时共享储能电站项目、洛阳市宁德时代247.5 MW/495 MWh风光储一体项目、信阳市陕煤信电21000 MW“煤-风-储”能源示范基地项目。截至2023年11月,河南新增新能源配储规划规模2.0 GW/4.1 GWh,其中河南2023年首批市场化并网风电、光伏发电项目配储需求总规模达1.5 GW/3.0 GWh,与2021年的31.2万千瓦相比,已经获得了飞速发展。
新型储能种类很多,但无论是全球市场还是国内市场,电化学储能市场规模都是绝对主力。从2023年行业统计数据来看,锂离子电池储能技术在全球、全国的新型储能新增装机容量中占比分别为92.7%、94.9%,新型储能累计装机中,二者占比分别为96.9%、97.3%。河南省目前已规划的新型储能项目中,电化学储能占比也已达到92.8%,且相关企业基本覆盖产业上、中、下游领域,如图1所示的河南省电化学储能产业链全景,全省目前电化学储能产业主要集中在储能电池材料和电池组装上,储能系统集成及应用方面本土企业较少。
图1 河南省电化学储能产业链全景图
1.2 河南省新型储能产业政策
从2022年2月《河南省“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和碳达峰碳中和规划》到2023年6月《关于加快新型储能发展的实施意见》,“十四五”末期储能规模从2.2 GW调整到5 GW,可以看出河南省在政策执行过程中的信息反馈与政策调整,以及努力发展新型储能的决心与信心。为推动河南新型储能项目的大力开展,2023年河南省密集出台多项政策推动储能发展,涉及电力调峰辅助服务、新能源配储、独立储能容量租赁及调用次数等多方面。表1为河南省近两年来出台的新型储能产业政策。
表1 河南省储能产业政策
根据《河南省“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和碳达峰碳中和规划》,到2025年,河南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将提高到16%以上,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达到59 GW以上。其中风电装机规模将达到30.33 GW,光伏规模将达到28.56 GW。依据风电、光伏保持较快发展势头,按照目前河南省新能源配储和独立(共享)储能政策,2021、2022年开发方案中新能源项目分别在两年后投产,分布式光伏逐年均匀投产,2021年及之前新能源项目已明确配置储能约130万千瓦,2022年开发方案新能源项目调节能力配比约50%,新能源利用率提升至95%计算,2025年全省最低需配置储能总量为7.50 GW/15 GWh,已远远超过规划的5 GW目标,可以看出河南省储能市场空间巨大。
新型储能项目规划方面,政策重点支持建设容量不低于10万千瓦时的独立储能电站,每年调用完全充放电次数原则上不低于350次。要求2021年及以后年度风光新能源项目要严格落实储能配比,其中依托“火电灵活性改造”调峰的13个风电项目,需配置40%容量、2 h电化学储能;无“火电灵活性改造”、单独配置储能调峰的10个风电项目,需配置35%~55%容量、2 h电化学储能;集中式光伏和6 MW以上分布式光伏项目需配置40%容量、45%*2 h电化学储能;同时鼓励已并网的存量项目按照不低于容量10%、不少于2小时的要求配储能设施。在电力市场方面,2026年前独立储能项目的峰电上网电价按照当月煤电市场化交易均价的1.64倍执行,调峰补偿价格报价上限暂定为0.3元/千瓦时。储能设施谷段充电时,每年1月、7月、8月、12月四个月电价按平段电价的47%执行,其余月份按平段电价的41%执行,谷段时间为23时至次日7时。奖励机制方面,新能源配储在1000千瓦时以上的储能项目,2023—2025年度分别给予140元/千瓦时、120元/千瓦时、100元/千瓦时的奖励标准。
然而,随着分布式光伏快速发展,河南省新能源电源结构、负荷特性等均发生了显著变化:一方面是2023年全省分布式光伏新增并网容量全国第一,午间光伏发电量过大,难以消纳。另一方面,光伏发电增速导致午间弃光现象突出、晚间电力保供不足的失衡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2024年4月,河南省发改委发布《关于调整工商业分时电价有关事项的通知(征求意见稿)》,将日间的高峰与尖峰时段全部调整至夜间,然而这也导致全省丧失了全年两充两放政策的实施条件,即使满足两充两放也需要在平时段放电,加上价格浮动不再纳入输配电价,使峰谷价差大幅缩减,全省原本具备的工商业储能投资经济性被大幅压缩。
1.3 储能学科与创新平台
根据《中国能源展望2030》报告预计到2030年储能专业人才需求将达到300多万。河南作为能源消耗大省,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占据主动优势,将储能产业打造成为河南省创新驱动新引擎,产业人才与创新平台的前瞻性布局必然成为驱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一个主要影响因素。
新型储能产业涉及的学科主要为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能源动力,相关专业主要为新能源科学与工程、新能源材料与器件、储能科学与工程、氢能科学与工程。全国新型储能相关专业统计如图2所示,截至2024年,全国新能源科学与工程、新能源材料与器件、储能科学与工程、氢能科学与工程四个专业分别开设165、158、84、6个,其中河南分别开设8、12、4、1个。江苏省高校总数与河南持平,但新型储能相关专业开设最多,分别为20、16、10、1个,从总数上来看,河南省远落后于江苏,并且位于山东、安徽之后。
图2 新型储能产业相关专业分布
表2统计了河南省相关专业与学科平台分布情况。截至2024年,河南省高校数量168所,其中本科高校58所,从专业开设占比来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新能源材料与器件、储能科学与工程、氢能科学与工程分别占比14%、20%、7%、1.7%,专业规划进度与产业规划进度不相匹配。从学科质量来看,能源动力类省重点学科高校仅有8所,占比13.8%;国家一流专业、省一流专业分别有6、7个,新能源类国家级、省级一流专业均只有1个(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从省级以上创新平台来看,截至2024年2月,河南省拥有国家级创新平台172家,全国重点实验室16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0个,省实验室16个,省级重点实验室251个,省新型研发机构140家,而与新型储能产业国家级平台没有,省级相关平台仅有17个,包括河南省龙子湖新能源实验室、9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可以看出作为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河南省在新型储能领域的专业建设、人才培养、创新平台仍有很大缺口,难以抢占产业发展机遇,并支撑新时代新型能源体系下的产业持续强劲发展,亟待进一步加强引导与建设。
表2 河南省新型储能相关学科与平台
注:*代表传统的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统计在内;**代表河南大学储能方向设置在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也统计在内。
1.4 河南新型储能发展优势
1.4.1 全省储能产业规模正逐步壮大
河南省政府以未来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为抓手,着力推动新型储能与新能源的融合发展,促进储能产业与地方特色、工业基础等进行有机结合,逐步推进新型储能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发展。如图3所示,目前在全省范围内已形成10余个新型储能产业聚集区域。其中洛阳市储能与氢能产业预计2025年产业规模达到200亿元;新乡将打造“中原氢谷”产业生态圈,规划2035年底产业产值1500亿元;濮阳市2024年初步形成氢能全产业链条,产值在100亿元以上;安阳市则与长城汽车合作在氢能与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发力;驻马店市新能源电池产业发展较早,产业关键链段覆盖率已达80%,并明确规划2025年产业规模突破500亿元。全省来看,储能材料及电池制造产业主要分布在郑州、焦作、新乡、洛阳、驻马店,氢能领域濮阳、新乡、平顶山布局超前,储能装备与系统领域比较有优势的是郑州、许昌、平顶山等市,新能源汽车电池领域主要涉及郑州、安阳。初步统计河南省动力与储能电池年规划产能已达200 GWh。
图3 河南省新型储能产业规划图
1.4.2 全省电池生产制造处于全国前列
河南鹏辉电源锂电池年产能达到17 GWh,2022年户用储能出货量全球第二,已成为河南省单体最大的电池企业;惠强新材生产电池隔膜,其专利技术干法隔膜生产规模居全国前三;从事电池正极材料研发的行业领军企业科隆新能源、六氟磷酸锂出货量世界第一的多氟多新材料、年产30万吨负极材料的易成新能源、年产25万吨电解液的洛阳大生等省内电池企业共同推动了全省电池产业的迅猛发展。此外,驻马店市新能源电池产业成效明显,储能电池相关技术企业多达15家,占新能源电池产业链企业总数的70%,包括华中瀚海、沃伦特等电池材料和荣盛包装、广鹏电池等电池配套辅材厂家,2022年产业年产值已超过50亿元。
1.4.3 前瞻科学布局氢能未来产业
《河南省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2—2035年)》《郑汴洛濮氢走廊规划建设工作方案》前瞻布局未来产业,致力提升河南省战略位势,建设可持续发展和良性循环的产业链、生态链、价值链。旨在“十四五”期间,重点打造“一轴带、五节点、三基地”郑汴洛濮氢走廊,形成以氢燃料电池应用为特色的郑汴洛濮氢能示范应用轴带,大力建设郑州、新乡、洛阳、开封、濮阳五个氢能装备制造产业节点,建设豫北、豫西北、豫中南氢能供给基地,形成辐射全省、连通陕西、山东的黄河中下游氢能产业发展经济带。
1.4.4 产业科技创新能力持续增强
河南省目前在先进储能技术及产业装备制造方面步伐稳健,大力开展储能技术自主攻关。河南省龙子湖新能源实验室、新能源材料与器件国际联合实验室,以及储能系统工程、新能源废旧资源循环利用装备工程等研究中心已投入使用。信阳300 MW空气压缩储能国家“新型储能试点示范项目”获批建设,省电力公司的可再生能源项目获国家重点研发计划1000万元经费支持,鹏辉能源河南研究院的国家钠基电池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与黄淮学院合作的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专项《退役动力锂电池智能分选和有价组分回收利用关键技术》等项目使河南省储能产业创新能力持续增强。全省范围内储能电池、电池管理、快充技术、故障检测、光储系统等产业相关技术已获得省科技进步奖13项。
2 河南省新型储能产业存在问题分析
2.1 储能配制要素资源尚不完善
一是政策体系待完善。储能激励政策众多,但逻辑性、可执行性有待优化。新型储能政策的超前性与储能实际需求之间,风、光电消纳的迫切性与储能电站建设的一次性投入和盈利机制不成熟之间均存在阶段性矛盾。价格疏导机制不明朗,导致市场化方式回收投资成本存在困难,新能源配储的实际利用率不高。二是商业模式待拓展。储能充放策略由“两充两放”调整至“一充一放”,盈利空间被大大压缩,商业投资和运营存在困难。用户侧收益模式单一,电网侧储能项目缺乏明确的投资收益渠道和市场监管制度。三是产业化环境待成熟。政策规划力度与目前项目推进速度、建成后利用率、系统并网难度呈现结构性矛盾。储能项目多为规划类电源侧和电网侧储能项目,市场化项目较少,户用储能项目由于政策的不确定性、不可预知性、安全性导致投资者持观望态度。
2.2 全省产业上下游发展不平衡
一是产业链企业招引不平衡。地方招商专业程度不高,产业链招商的准度和力度不够。中小企业居多,科技型、研发型等引领产业发展的规上企业较少,龙头带动能力较弱。如图4所示,驻马店市新能源电池产业链上游电池生产企业占比超60%,而中下游配套企业规模小、市场小、行业地位低,无法对本市电池产销起到内部强支撑作用。二是关键技术分布不平衡。以驻马店新能源电池产业为例,上游电芯制造等覆盖率达到90%。而中游电池管理系统、功率变流系统等均为空白技术领域,是全产业链发展中的突出短板。中游空白进一步降低中下游整体技术竞争力和高附加值产品的整合力。这种现象在洛阳、新乡、焦作、许昌、开封等市的氢能产业中更为明显。三是产业生态不平衡。安阳市氢能与燃料电池汽车产业主要依靠长城汽车发展、信阳市压缩空气国家示范项目技术依赖于中储国能、鹏辉电源产值在驻马店市20家新型储能产业企业中占比达90%。“一家独大”的产业结构导致产业生态不平衡,抵抗风险能力偏弱。
图4 驻马店市新能源电池产业图谱
2.3 区域产业集群优势尚未形成
一是企业间缺乏合作。地方产业企业业务交叉重叠,但同质化、各自为营者常见,相互之间的技术合作、产品供给、市场分工和组织协调因处于竞争态势,或因产品供给单一无法满足供求关系而基本停滞,有“集”无“群”的局面,严重影响地方产业健康持续发展。二是产业上下游联系松散。河南各市新型储能产业链初见雏形,但产业上下游并未建立充分、顺畅、紧密的协同合作关系,链上企业缺乏明确合理分工并成为彼此支撑和动力,没有“整体大于局部之和”的协同效应。三是产业协调力度有待加强。各市虽已成立产业发展领导小组,但市政府部门公务繁重,难以全身心投入产业建设,缺乏常态化的产业协调组织进行高频、深入、有效的引导和协调,实现产业要素资源优化配置,促进集聚效应、协同效应,以及滚雪球效应壮大产业集群发展。
2.4 创新驱动产业发展任重道远
一是企业科技创新不足。除部分较大企业设有研究中心外,半数以上企业为加工型、生产型企业,基本没有专门的技术创新研发机构。企业类省级以上技术创新平台比较缺乏。二是科技成果转化不力。成果转化存在转化率不高、转化过程不顺、转化效果无法衡量的问题,导致成果产业化率更低。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创新链布局产业链的理念还没有形成,创新驱动发展的主旋律仍处在前奏阶段。三是产学研合作程度较低。新型储能产业企业与高校产研合作多流于形式、不接地气,实际占比小于15%。“合而不作”“合深作浅”现象多见,企业与高校合作加速提升自身技术创新能力的意愿不足、意识不够。
2.5 产业创新技术人才仍显不足
一是企业技术人才缺乏。作为新兴产业,储能专业人才缺乏,从业人员专业不对口、学历层次不高成为普遍现象。河南高校虽多但人才外流严重,“人口大省”尚未转变成“人才大省”。二是高层次科技人才匮乏。能够引领新型储能产业、带动一个学科的行业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比较稀缺,产业总体软实力没有达到标志性突出地位。三是人才与产业配置错位。省内博士人才众多但囤积于高校,高校科研与地方储能产业也没有形成强关联、深对接,造成专业人才资源配置与产业创新发展错位、无法产生共振效果,难以形成有效合力攻关产业关键技术。
3 “四位一体”产业协同发展机制
3.1 产业发展要素与动力主体
新兴产业的发展都会经历从萌芽到繁荣发展的过程,产业发展动力机制在产业发展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影响产业发展的要素众多,如政府政策、技术创新、企业战略、市场需求、原材料供应、金融支持、人才资源、行业生态等。新型储能产业发展是一系列错综复杂的影响要素相互交互、相互制约、共同推动的结果,各种影响要素相互作用构成储能产业发展的动力来源。因此需要综合各因素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统筹各要素驱动的产业发展动力及相互作用机制,从而实现产业的高质量快速发展。
3.2 产业发展要素分析
结合产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新型储能产业技术路线多样、政策力度较强、行业发展迅猛、产业机遇重大的特点,影响新型储能产业发展要素如图5所示,主要包括企业要素、政策要素、市场要素、环境要素四个宏观要素。企业是新型储能产业发展的载体,是产业发展的基本单元。企业要素包括技术创新、企业战略、人才、资金等四个细分要素。政府政策是产业发展的催化剂,对产业发展的作用主要表现为引导产业发展方向、规范企业技术创新路径、市场监督等,能够加速推动产业布局,促进市场良性发展。市场前景是产业发展前景的一个重要评判,市场规模决定了产业的规模,是产业发展最直接的动因,因此市场需求是新型储能产业发展最直接的宏观要素。环境要素也是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区域产业发展规模、发展速度、发展质量、发展后劲均受所处环境的影响。
图5 产业发展要素与动力源
3.3 产业动力源与动力主体
产业发展动力是指对产业发展的过程具有重要影响作用的力量。根据产业发展的所需要素,如图5所示,将新型储能产业动力划分为政府政策动力,企业发展动力、市场需求动力和产业集群动力四个方面。
3.3.1 政府政策动力
政府政策动力是产业快速发展的催化剂,在产业发展过程中发布各种财税减免、指导意见、产业规划等政策,引导要素合理流动,实现政策体系完善、技术创新能力提高、产业布局合理、国际国内合作、市场竞争有序、消费需求满足的产业发展结果,起到重要的政策调控、产业引导、产业支撑、金融服务和市场规范的作用,是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此外,产业发展的其他要素均有可能受到政策要素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政府决策动力的主体是政府,政府通过主要产业政策对产业发展实施影响,强大的市场调控能力同时也会影响到资金、市场和环境要素。因此,政府可以有效解决技术创新、市场需求和集群发展三种动力不足时的问题,缓解动力作用效果不足的矛盾,是新型储能产业发展重要的动力主体之一。
3.3.2 企业发展动力
企业发展动力是企业要素中企业战略、人才、资金和技术等多种动力要素互相作用下的结果,是推动新型储能产业发展的最根本动力。企业能够调控产业人才、资金、技术、企业战略等要素,技术创新对新型储能产业发展起到关键影响作用,企业是技术创新的客观主体,新产品的市场需求,企业利润的获取,政府政策的引导和策划都是企业壮大发展的动力因素。
企业对技术创新、企业战略、人才、资金起到决定性作用,企业发展动力的主体自然是企业。高校(含科研院所,以下略写为高校)则是企业发展动力的间接动力主体,是产业行业人才的培养实体,实施科技研发、技术创新的重要载体。
3.3.3 市场需求动力
市场需求动力是产业发展最重要、最直接的推动力。任何一项新产品新技术的出现,都要经过市场的检验与用户的认可。它是判断产业发展效果的最直接表现,同时是政府政策效果、技术创新水平和产业集群发展的最好验证。市场需求的推动更有利于新型储能产业技术与产品的研发,同时新的储能技术也更容易被用户接受。因此,市场需求动力直接影响着新型储能产业的发展。
市场需求动力的主体的消费者,包括消费单位和个人。然而政府政策、消费环境、市场变化等变量会很大程度影响消费者的消费需求,从而形成市场需求动力,因此能够调节上述变量的政府和协会均为市场需求动力的次级动力主体。
3.3.4 产业集群动力
产业集群动力是新型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引导力。产业集聚能够促进区域内企业组织的相互依存、互助合作和相互吸引,同时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提高企业劳动生产率和竞争力。集群发展可产生“整体大于局部之和”的协同效应,最终有利于提高区域竞争力,打造规模经济引擎。
产业集群动力的主体是政府和协会(包括产业联盟、行业协会等,以下略写为协会)。政府是产业集群动力的规划主体,协会是政府部分职能的转移机构,是政府助手、行业推手和企业帮手,因此是产业集群发展动力的执行主体。行业协会通过信息共享、资源聚集、标准引领、塑造产业链、壮大互促共生群体,推动优势产业集群发展壮大,形成优质产业生态,促进区域布局优化和经济协调发展。企业则是产业集群动力的受力主体和行动主体。
3.4 “四位一体”产业协同发展
沿海发达地区由于地处市场前沿,物质资源丰富、产业齐全、资金密集、政策紧跟、人才虹吸等区位优势,再加上市场竞争激烈,促使企业内生动力强劲,产业发展如顺水推舟、水到渠成。这种现象在诸如河南所处的内陆省份,由于发展优势是无法自发形成的,只有主动调动所有产业发展主体的积极性,积极塑造新型储能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才有可能实现储能产业的快速发展和超越发展,从而抢占战略新兴产业发展制高点,为河南省打造“双碳”目标下经济稳步增长的创新驱动新引擎奠定良好的基础。
如图6所示,“四位一体”产业协同发展机制是实现区域产业快速发展的有效措施。河南新型储能产业高质量快速发展,关键是政府、企业、高校、协会四个动力主体之间的密切配合、联动协同。产业发展速度取决于配合的程度,质量高低取决于协同的效果。
图6 “四位一体”新型储能产业协同发展机制
3.4.1 以政府为主导,增强政府产业集群的领导力
在“四位一体”产业协同发展机制中,政府是处于领导地位的。得益于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经验借鉴,在新时代能源战略思想下,由于新型储能种类繁多,产业发展方向某种程度上决定了一个城市未来的机遇和前景。政府对新型储能产业集群的作用首先是规划和管理,政府需要制定适当的政策规划和管理措施,以引导和维护产业链条的发展,同时对产业发展进行长期的规划和指导。在企业层面上,政府通过财税减免、金融支持为企业提供资金要素,同时提供公共服务、规范市场秩序,为企业发展营造优良环境。在协会方面,政府应强化协会的职能协同作用,给予行业协会充分的自治性和中介性来制定行业政策、标准、管理规定、成果评价等,让协会成为政府的助手,协助政府完成与储能产业企业的直接对接。在高校方面,政府教育部门应与工信部门加强沟通,针对各个城市新型储能产业的优势特色,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当地高校进行学科规划和平台建设,助力区域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发展。
3.4.2 以企业为根本,提升企业长远发展的自驱力
企业作为产业建设发展的基本单位,企业个体发展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产业发展的优劣。提升企业长远发展的自驱力包括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企业发展战略、有效的激励机制、人才引进、技术创新是构造企业自驱力最重要的内部因素。外部因素则包括政府金融支持、市场前景、行业高校合作攻关、行业上下游合作等。在政府的政策引领下,盘活外部资源,对接高校合作培养后备人才、开展科技创新合作,融入行业协会,积极参与行业标准制定,稳定供需链条,链接区域产业链,将产业、行业的发展助力转换成自身驱动力,不断发展成为专精特新企业、行业龙头。
3.4.3 以高校为伙伴,深化高校服务产业的科技力
高校是产业人才和科技创新的重要孵化地,尤其是在人才外流、经济发展落后的内地地方高校,更应该主动融入区域产业发展之中。通过联合行业协会、企业,聚焦产业行业共性技术和转型发展需求,打造融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技术创新、企业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示范性人才培养实体,推动契合产业人才需求的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积极参与产业发展和科技创新研究,一方面洞悉产业发展趋势,问诊把脉地方产业发展困境,为政府提供有益产业发展建议。另一方面加强产业基础研究,攻关产业共性难题和关键技术,通过科技创新支撑区域新型储能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3.4.4 以协会为平台,强化产业集群发展的服务力
协会由于在功能定位上体现出国家赋予其身份、行业赋予其职能、社会赋予其地位的三重赋权属性,在规范市场行为、维护市场经济秩序方面发挥着“调节器”的作用,是服务产业新发展格局构建的重要主体。通过协调企业与企业之间的产业链互补、企业与高校之间的技术合作、企业与市场之间的信息畅通、企业与政府之间的政策反馈,承担政府想做但无精力做、企业做不到但市场需要的事情,使其成为沟通政府、行业企业、市场、高校的天然平台。强化协会对产业集群化的服务力,密切配合地方政府和企业推动产业集群发展,助力优势特色产业全链建设。推动校企合作,联合开展行业关键技术攻关、共性问题改进和前沿技术研发,加速创新成果的评价与推广应用。同时加强产业发展与产业政策研究,为政府提供准确产业信息、政策效果评估。
4 促进河南新型储能产业快速发展的建议
新型储能产业加快发展关键是要统筹配置各动力主体驱动的产业发展要素,解决河南省人才缺口较大、创新驱动乏力、产业集而不群等产业发展困境。“政-协-企-校”四位一体协同发展机制正是以政府为主导增强政府产业集群的领导力、以企业为根本提升企业长远发展的自驱力,以高校为伙伴深化高校服务产业的科技力,以协会为平台强化产业集群发展的服务力。通过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发展新质生产力,从而打造创新驱动型产业生态加快河南新型储能产业发展。
4.1 优化产业政策体系,明朗市场环境
把握产业政策规划力度与产业市场消纳能力的合理匹配,完善河南储能项目建设、运行和安全管理标准。在辅助服务市场方面,建议尽快落实储能参与调峰运营规则、价格疏导机制,明确不同辅助服务成本的分类分摊、传导机制与原则,有利于市场挖掘稳定、可持续的工商储能盈利机制。在现货市场方面,明确储能参与电力市场的准入标准和注册、交易、结算规则,加大现货市场信息披露,提高新型储能的市场分析与监测等能力。尽可能实现两充两放、进一步拉大峰谷价差,提高工商业储能投资经济性,提升商业储能市场发展的活力。在容量补偿方面,探索建立容量市场,制定科学的容量折算方法,合理体现储能在系统中的容量价值,明确容量补偿的准入与退出机制。
4.2 协同推进产业全链,补断链谋全局
(1)优化全省产业布局。全省统筹协调各地优势特色产业发展,避免省内同质化竞争。如郑州、洛阳、新乡、开封、濮阳大力建设郑汴洛濮氢走廊,不遗余力发展氢能。洛阳、许昌、平顶山、南阳依托自身资源优势深耕储能装备及系统领域;焦作、驻马店大力发展新能源电池制造和回收再利用产业,借助电池市场布局循环经济产业;三门峡依托易事特重点布局清洁能源、能源物联网产业;郑州、安阳在氢能与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领域发力。
(2)招大引新补链强链。龙头企业引进是产业快速崛起、弯道超车的强心剂。招引国内外产业龙头提升本市产业地位,培育本地规模企业,引导产业相关企业整合提升。推动头部企业延伸产业链、创新新模式、开发新业态,补齐发展短板,打通内循环,提升价值链水平。
(3)持续优化产业生态。要构建以国内外大循环为主体,省内小循环为基础的双循环发展新格局,前瞻性布局优化储能产业生态。要加大产业推进力度,高导向性引育各链段1~2家行业龙头企业为链主企业,补齐锻强产业全链。要发挥链主企业的带动能力和产业链整合能力,积极引导中小企业围绕链主企业需求,提供配套产品和服务,快速打造产业体系,提升产业链韧性。要提升产业体系稳定性,引导本土企业逐渐增强市场支配地位,对冲单一企业由于不确定性因素而引起的产业营收大幅振荡。
4.3 厚植产业发展沃土,打造集群优势
(1)加强产业发展研究。要持续保持对产业发展趋势的敏锐性和前瞻性,通过产业研究优化产业要素配置,积极指导内部市场。要细分产业市场,研判本市发力方向,构建基于地域资源优势的储能产业生态。
(2)统筹协调产业发展。要发挥产业领导部门的主观能动性,合理制定政策、提供交流指导平台,深入开展企业间、企地间合作,以产业集群发展为目标,引导产业企业发展方向。要强化行业协会、产业联盟等组织功能,行使政府转移职能,承担政府想做但无精力做、企业想做不好做而市场需要的事情,使其成为资源聚集、上下游协同、产业链塑造、互促共生的产业集群发展平台,全身心推动区域优势产业集群化发展,营造产业优质成长环境。
(3)畅通产业内循环系统。发挥协会、各要素保障部门的协同促进功能,以产业发展为第一要务,加强产业链企业间产品互配互用,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深化产业内循环,增强市场竞争力。
(4)筑优产业服务水平。要强化产业服务引导,注重全产业链全周期一体协同施策,坚持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一体部署。要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持续推进企业减负降本,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提升企业事项办理效率。要创新产业金融服务,加大对新型储能企业自主创新、技术改造、产品出口和成果转化的信贷支持,探索科技企业融资模式,助力专精特新企业成长。
4.4 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促进协同创新
(1)提升科技软实力,增强产业体质。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第一动力。要逐步推动企业从生产型、贸易型向科技型、专精特新型企业转变,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构建新质生产力。要积极引导产业链链主企业带动上下游配套企业,开展配套式的协同改造,不断提升产业链整体供给质效。要切实增强校企联合研发能力,多做落地科研,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利用优势资源进行关键技术攻关。
(2)强化成果落地,深化产业内涵。要以产业需求为导向进行创新,推行“企业出题、政府立题、协同破题”的创新机制,聚焦产业链关键技术开展协同攻关。加强与省知识产权交易中心合作,推进线上线下成果交易对接,促进产学研深度合作和科技成果转化。以成果产业化率和盈利率为导向进行成果评价,严格转化评价工作流程,促进创新成果落地切实推动产业升级,进而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3)加强产学研用,强健产业体格。要强化协会(联盟)作为产业集群发展操盘手的功能主体作用,成为政企间、企业间、校企间沟通的重要桥梁,成为调动产业各动力主体协同推进产学研用一体发展的关键推手。要推进产业高水平创新平台建设,建议围绕各地特色产业链,布局并推动省级新型储能领域高水平实验室、创新中心、研究院、联合研发中心等建设。依托高水平创新平台,积极争取重大科技项目、产业中试基地和国家级平台落户,为创新驱动产业发展提供高阶支撑平台。
4.5 加强产业人才优势,增强创新动能
(1)加强外部研发引进。依托各市高校、科研平台、产业企业逐步引进行业领军人才及团队,提升产业发展层级。制定人才引进政策,通过政策引导产业相关专业高校毕业生留豫发展,增强企业科技创新造血能力。
(2)盘活内部科技人才。建立对口协同创新机制,切实发挥高校存量博士才智,让人才与产业配置回归正位。强化各市校企科研力度,开展新型储能产业链专项创新工作,针对企业生产难点、产业关键技术开展落地攻关,逐步构建创新生态。提升企业人员技术水平,逐步深化自主技术积累与创新,提升企业科技属性。
(3)培育学科专业人才。要加强储能、氢能等专业建设,为领跑储能产业新赛道储备人才。教育部门、行业协会、市产业发展规划部门要有组织统筹引导地方高校专业建设,如郑汴洛濮氢走廊高校重点建设氢能科学与工程。要依据各市规划定位,侧重设置储能专业不同方向,如洛阳、许昌、平顶山、南阳高校重点保障本地电力储能装备产业发展,郑州、安阳则重点培育新能源汽车“三电”产业,新乡、焦作、驻马店、信阳、三门峡侧重于新能源电池制造及回收再利用循环经济产业。
5 结 论
“四位一体”高效协同驱动新型储能产业发展是河南塑造经济新动能的有效途径。在新型储能产业规划上,以政府为主导增强产业集群建设的领导力,以企业为根本提升企业长远发展的自驱力,以高校为伙伴深化服务产业的科技力,以协会为平台强化产业集群发展的服务力,能够激活各产业发展动力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密切联动、高效协作,推动新型储能产业高质量加快发展。
必须重视协会、高校在产业高质量发展中的参与度。协会是产业集群发展动力的执行主体,是协调产业集群发展的重要力量。协会承担政府打造区域产业集群形成新质生产力的转移职能,通过协调企业间的产业链互补、校企之间的技术合作、企业与市场之间的信息畅通、产业与政府之间的政策反馈评估,成为政府、企业之外推动区域产业集群发展、快速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第三种力量。高校是科技创新要素的重要承载力量,是企业发展动力的间接动力主体。企业要想实现“专精特新”、行业龙头企业的突破提升,必须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在内陆地区人才缺口较大、技术人员缺乏、产业市场乏力的现实情况下,企业只有联合本地高校盘活存量博士人才,切实进行接地气的关键技术攻关和前沿技术研发,才能实现创新驱动发展。同时以研促教、产教融合,在研发过程中带动学生成为企业产品研发的骨干力量,让人才与企业产生黏性,从而实现待遇留人、人才聚集,以及企业自身的创新造血能力。
新型储能产业高质量快速发展需要综合考虑产业发展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协同推动政府、协会、企业、高校四个产业发展动力实体间的密切联动、高效协作,必然能够推动新型储能产业快速形成新质生产力,从而快速建设河南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储能市场中赢得一席之地。
资讯来源:储能科学与技术
免责声明: 本站内容转载自合作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信息,转载此文仅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但这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站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本站内容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