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STE2024|| 派能科技曹俊:工商业储能的实践与思考

发布时间:2024-09-04    来源:中国储能网   关键词:

据能源圈了解到,8月24-26日,由深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指导,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与南方科技大学碳中和能源研究院联合主办,100余家机构共同支持的碳中和能源高峰论坛暨第三届中国国际新型储能技术及工程应用大会与新型储能技术青年科学家论坛在深圳召开。此次大会主题是“开拓新质生产力,推动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大会主办方邀请6位院士及100位行业专家分别从新型储能系统集成解决方案、长时储能技术及应用、虚拟电厂、工商业储能专场、新型储能电池、新型储能与电力市场、智能微电网、储能标准宣贯、新型储能技术青年科学家论坛等12个专场进行充分讨论交流。

来自行业主管机构、国内外驻华机构、科研单位、电网企业、发电企业、系统集成商、金融机构等不同领域的500余家产业链企业,1012位嘉宾参加了本届大会,其中21家企业展示了储能产品解决方案,在线观众超过4万余人观看了开幕盛况。

本次大会由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储能应用分会和能源圈、数字储能网联合承办,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储能应用分会专家委员会提供学术支持!

8月25日上午,上海派能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市场总监曹俊受邀在“工商业储能专场”分享主题报告,报告题目《工商业储能的实践与思考》。

曹俊:我是派能科技曹俊。我的演讲主题是工商业储能,以及我们在国内市场一些实践和思考。

从派能科技来讲,我们跟行业里的企业略微有一点区别,大家最早了解到我们时我们已经走出海外,这几年投入了更多精力在国内市场。在用户侧储能这条战线上,两个比较繁荣的市场,一个是海外的户用,在国内户用市场没有发展起来或者可能需要一点时间来培育。另外一个工商业储能,大家把2023年作为国内工商业储能的发展元年,从数据上来看,这个说法是比较靠谱的,因为整个项目体量覆盖了从2022年以往整个项目体量。

今天我给大家汇报一下派能这几年在国内市场工商业侧做了一些什么样的事情,对于现有的市场情况是什么样的理解。

主要从三个方面来讲讲:第一方面,工商业储能的现状;第二方面,工商业储能发展的痛点;第三方面,坚持长期主义。在这个周期里,大家能够穿越周期要坚持的东西是什么,我们讲讲到底什么是坚持长期主义。

第一方面,这是会议前我找协会要的数据,可以清晰的看到整个市场投运能量跟上半年各个机构预测的数据比差距有一点,因为上半年很多机构的预测可能是10个GWh甚至14个GWh左右的项目容量,但实际看整个上半年就是2个GWh的实际投运量。备案数量看,也许下半年有一个比较好的市场繁荣程度,但仅从上半年的投运数量是不满足于市场预期的,这一点后面会链接到行业痛点的问题。

浙江,早些年是大家一起深耕的市场,但现在投运容量最多的变成江苏地区,可能跟江苏地区一些高耗能企业项目开拓有关系,一个项目可能把整个地区的整体容量抬上来了。另一方面也跟前面嘉宾提到的浙江地区的消防问题有关系,把大家观望的态度又抬升了一个台阶。

另外,场景变得多元了,尤其是进入到市场化之后,场景多元是很明显的。早些年大家做工商业的收益就是削峰填谷,现在看到高速公路充电场站项目,虽然项目体量目前还不够大,但市场容量已经在逐渐提升过程中。其次有微电网,我相信用户侧的走向,往后走肯定是走向微电网的,因为储能不仅仅只是解决大家所谓的节省电费的事情,其实是要把能源从以往的单一式变成多元式,从以前单纯的从电网供应变成去中心化的过程,微网应该是未来场景的发展方向。

从当前的市场看,为什么说以工商业主的企业配置储能是主要的发展方向,主要还是因为开发起来相对比较便利,对于储能需求的迫切程度相对比较高。在政策上、经济收益上,比较好实现。

我比较快速的通过两页PPT给大家过一下行业里的发展情况,有好的一面,也有在发展过程中有瓶颈的一面。

接下来讲讲发展的痛点。

第一个痛点是安全问题。

安全问题一直像一把利剑一样,不回答这个问题,比如我们是个设备厂家,也很难在这个行业里把项目进行下去。2023年以前国内和海外可以查到公开资料或者能够分析出发生项目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的,大概有这些分类,有从电池单体本身、外部激源、控制系统、运行环境、现场管理、次生事故。2023年一年的比例,现场管理和控制系统这两块占比比较大。截止到今天为止还是有很多设计单位、资方不停问,我们怎么保证产品的绝对安全。老实说,行业里的厂家很多,派能自己也是一家电池企业,我们觉得本质安全是一个厂家的底线,怎么把一套系统集成好是厂家对于一个系统设计的思考。这两方面,是这个行业里所有的参与者都要去重点突破的事情。

这张图是行业里蛮值得大家关注的事情,我们都关注标准的问题。什么时候能落地,前面的嘉宾刘总说51048马上要落地了,其实202X征求稿已经讨论很久了,当然也涉及到很多原因,有各方面的诉求需要统一,形成规范也需要时间,有做改造的成本包括改造成本对于行业带来的观望和冲击。但是真的非常非常需要一个能够让各个方面都比较满意,对于行业推动有益处的标准迅速落地下来。

第二个是有盲区,整个国内的工商业体系里对于用户侧储能到底以一个什么样的规范来执行,一直以来并不是在所有方面都有合理的规程规章制度去执行的。除了温州之外,最近武义县也出了一个标准,说储能要按特殊建筑,特殊建筑到底如何执行呢?我相信大部分行业玩家都在思考,特殊建筑这个定义如何指导储能项目执行的问题。

第三个,存量电站未来怎么处理?我们从2018年开始做用户侧,积累了很多项目,如何保证存量项目完成整改、存量项目如何达到现行的要求,也是我们非常关注的点。

价格厮杀,大家都在卷,“卷”也应该卷对路子。6月份光伏大会也提到同样的问题,这三个问题也可以放到储能行业里大家一起思考。第一个,制造业企业价格已经压得非常低了,这里面到底有多少是技术成本,有多少是非技术成本。比如像平高在探索UPQC,类似这种差异化的探索,为什么破冰的行业比较少,但去跟随和分食市场的比较多。而且,更多的企业要思考怎么样在摆脱同质化竞争的征途中先活下来。

第四个痛点,盈利点过于单一,收益模型抗风险能力差。

除了 削峰填谷,还有能量时移、虚拟电厂、电力交易等收益来源,包括前面有专家提到有些省市开启隔墙限电探索。我们也在积极参与这些东西,比如虚拟电厂,我们在上海地区做了虚拟电厂应用,但整体看还不足以支撑起盈利模型的建立。如果盈利点过于单一,整个测算模型里边界参数又非常多,那这个模型必然是非常脆弱的,还是需要更多企业一起开拓更多场景,来保证这个模型是更加坚实。

第三部分,坚持长期主义。

把问题抛开来跟所有行业同仁沟通探索,大家一起穿过周期,更好的通过储能为整个行业和社会做一些服务。

什么叫坚持长期主义?从派能角度看,长期专注,修炼内功。整个行业的修炼如果只放在价格PK上,非常不合理。如何修炼内功?派能在2018年推出第一套MW级工商业储能系统到今天,前面主持人提到派能作为储能第一股,我们在2020年成功上市,在15年的周期里,我们已经服务了100万+的客户,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积累了产品能力,积累了服务客户的能力在储能这个事情上持之以恒的做了下去。面对国内的工商业市场,我们跟行业里别的厂家的区别,在于我们把产品系列做得更全一点。早些年工商业储能还没有进入真正市场化阶段时,产品方案有一些多样性,大家可能用过集装箱,集装箱也有不同的玩法,有各种各样集成的方案,慢慢的厂家把大家应用里的需求收集起来,用一个相对来说比较类似的产品方案(柜式方案)解决绝大部分的需求。慢慢的这个市场会演变成把选择又交还给用户,我们不仅做了市面上200多度电的柜子,也做了30多度电的柜子,100多度电的柜子,我们觉得不同场景都会有真实对应的需求,而不应该用一个选择框定好所有的需求。

介绍几个产品的优点,比如高SOC精度,我们一直在投入精力做,虽然产品设计的成本已经压得非常厉害。我们觉得当这个市场的需求比如电力改革真正进入到现货和虚拟电厂响应,真正要参与辅助市场时,当把控制权从本地的EMS交给上层调度平台时,SOC是非常关键的参数。我们一直在投入这样的事情,今年比较可喜,我们保证在常温下SOC精度≤1%的实现。

今年截止到上半年为止,派能科技在工商业储能这一侧做了一些小小的努力,我觉得叫日拱一卒,功不唐捐。一是产品能力+。基于314Ah电芯工商业储能产品批量交付;升级BMS软件,SOC精度达1%,工商业储能产品全系列完成路谱测试。我们在运输环节就开始考虑储能安全的问题了。二是保险力,我们现在单次工商业产品责任险保额做到500万美金,累计做到1000万美金,在行业还是比较靠前的位置。三是运维能力,我们今年拿到四级“承装、承修、承试”资质。另外,今年我们成立了派能科技工商业储能专职运维交付团队。以往运维资源是不同产品线共用的,今年专门把这个小组单独拉出来,投入了很多建制。四是投资能力,我们今年除了开拓了更多合作资方,除了跟更多融资租赁、基金公司展开合作外,派能在安徽地区成立了自己的投资公司。五是研发投入,,在大环境相对成本竞争比较激烈的情况下,我们依然保证了研发资源的投入,四个亿的投入,今年也差不多会保持这个数字,我们现在有800+的研发人员。实验室能力也在逐步提升过程中,今年有做EMC实验室,已经搭建完成。这个实验室在同行里是比较少见的,一方面是投入的资金比较大,是千万级实验室的建设,二是设备来源目前还是依靠于海外进口,我也欢迎各位同仁有机会去上海我们的实验室看一看,还是很震撼的。

第二个长期,长期信任、合作共赢。

客户总会问项目的安全谁来托底;每个项目都有一套自己的收益模型,那谁为这样的收益模型做产品托底,因为里面有一堆参数输入。剩下的就是技术服务,储能电站10年可能是打底要求,15年也逐渐成为需求。从最开始的项目立项和可研开始,谁来为整体技术服务做托底? 可以很自豪的说,派能科技在这三个维度都可以做到。

下面介绍一个案例。

这是我们2019年在常州跟一个国企做的项目,4个MWh的项目我们要用两台集装箱做,用的是比较小一点的电芯。那时候客户问的问题和目前行业里呗问询的是同样,到2023年时我们做了二期,因为有大电芯只用一个集装箱就可以做4MWh,23年的时候客户不会再问我们这样的问题了。因为通过五年时间,前面提到的安全问题没有发生,收益的问题,跑了五年到底好还是不好大家心里都有数,也通过五年时间验证整个过程中我们是怎么样服务客户的。江苏地区在时间上挺有意思的,2019年峰谷电价政策是4个小时,比较适合做储能,到2023年时变成了3个小时,这个过程中怎么样调整储能的策略,我们也会服务客户解决问题。我觉得就是跟不同客户在不同项目里,把每一个客户做成长期客户,是这个行业里大家都应该做的事情,而且是一个持之以恒要做的事情,我把我们一直坚守的核心理念分享给大家,我们觉得需要打造一个值得大家长期信任的品牌,也希望能建立一个长期信任的合作关系。

最后一个小的点,长期坚持、长期冷静。

我没有写时间点,但我想描述一下工商业储能发展的四个阶段。早期行业里是示范阶段,那时候产品更多的是用集装箱方案,也有纯电池簇方案。一体柜好像还没有形成,那时候大家也不太关注成本,微网项目特别多。2023年所谓元年,进入到商业化落地,这时候成本大幅度降低。在测算模型里,成本是比较关键的点,电价差逐步拉大,政策引导也到比较合适的节点了,削峰填谷模型成立了,也是2023年市场整体井喷原因的促成。

这个时间非常快,马上就进入到红海搏杀的阶段,价值和价格是错位的。产品看起来至少在外观上同质化了,价格的刷新几乎很难有底线,不管是制造厂家还是行业里的投资者,大家好像也很难坚持住底线。可喜的事情是逐渐的市场开始变得冷静,大家开始来关注产品力,而不仅仅在关注你是几毛我是几毛的价格问题,大家也开始关注更多维度和未来收益。

我相信经过一段时间的红海搏杀,还是有很多企业会最终留在一个相对秩序一点的市场里。不管怎么样,我相信整个市场慢慢的都会回归到价值上来。在这个过程里,真正能够体现储能作为一个灵活性资源的价值,我相信市场会分得更细,大家有各自的细分市场来进入。品牌的效应也开始慢慢突显,谁能够坚持得下来,就能把自己品牌做起来。单纯从工商业投资上看,可能未来工商业的市场从项目投资角度看更偏向于业主自投,这是慢慢培养客户跟慢慢建立市场信任的过程。

最后,一个比较美好的呼吁,虽然价值抬得有点高了。我们在做储能行业,大家在坚守这个行业,本质上还是相信储能这件事情是能够给能源自由、绿色低碳带来一些东西的。 这是我们基本美好和基本需求。

我的汇报到此结束,感谢大家!

资讯来源:中国储能网

免责声明: 本站内容转载自合作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信息,转载此文仅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但这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站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本站内容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下一篇:暂无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