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推进内蒙光伏治沙取得重大进展

发布时间:2024-08-20 08:08    来源:三峡小微   关键词:光伏治沙,三峡集团,农光互补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昭君镇,相传因汉代王昭君出塞和亲匈奴,由此地登船渡黄河北上而得名。在昭君镇南部,由北往南横穿兴巴高速,便进入了中国第七大沙漠库布其沙漠。

  ▲兴巴高速成为库布其沙漠北端的人工屏障

  今年年初,在紧邻库布其沙漠北缘,由三峡集团联合内蒙古能源集团建设的库布其沙漠鄂尔多斯中北部新能源基地(以下简称库布其基地项目)先导工程生态治理进入现场施工阶段。经过几个月的建设,生态治理已初见成效:外围锁边林、内部道路防护林枝繁叶茂;林光互补板下(间)种植区绿草成茵;农光互补精品种植区瓜果飘香;技术研究应用示范基地沙障和植被种植实验有序推进。

  ▲库布其基地项目先导工程生态治理初见成效

  走进林光互补板下(间)种植区,飞播无人机携带80升杨柴、花棒草籽腾空而起,只需要810分钟就能完成约160亩沙漠的飞播作业;数架荒漠化综合治理种植机器人在工作人员的遥控下作业,每台机器人可载水3吨、栽苗6300株,每4秒便可种植1株苗木。三峡集团所属三峡陆上能源库布其基地项目先导工程生态治理项目现场负责人滕凤达高兴地说:我们大规模采用机械化种植后,沙漠绿化效率大大地提高了。

  ▲机械治沙作业区,飞播无人机正在工作。

  ▲在工作人员的遥控下,数辆荒漠化综合治理种植机器人进行沙柳树苗的种植。

  要想让植被在库布其沙漠长得更好,改良土壤不可或缺。库布其基地项目先导工程生态治理采用了沙漠表面覆土的方式对土壤进行改良,以提高植被的成活率。

  库布其基地项目先导工程所在区域以流动、半流动沙丘为主,直接在流沙上栽种植物容易被风蚀和沙埋。为使沙质土壤更适合种植,我们将附近黄河两岸的淤泥与表层沙掺拌,并添加有机肥形成覆土。滕凤达说,把十厘米厚的覆土均匀撒播在场平后的沙漠地表,既可以起到防尘固沙的作用,也能为植被生长提供合适的土壤条件。


  ▲铲车把覆土运进光伏场区

  在农光互补生态种植区,工人正在给试种的经济作物施肥。在这里,豆角、西红柿、辣椒等蔬菜已经开花结果,西瓜也长到了拳头大小。

  经济作物试种植,旨在为沙漠地区种植形成较为成熟的、可复制推广的沙区生态农业体系,打造沙漠经济的农光互补新模式,为沙戈荒新能源基地生态农业建设提供样板。经济农作物试验种植区相关负责人说。

  ▲光伏板间种植的土豆已经开花

  ▲光伏板间种植的西瓜茁壮成长,静待瓜熟蒂落。

  在技术研究应用示范基地,三峡集团上海院生态工程设计研究院项目现场工作人员罗鼎晖正在查看向日葵秸秆沙障的固沙效果。

  库布其基地项目先导工程周边种植有大量的向日葵。每年向日葵收获后,大量秸秆如何处理,成为了农民的一个难题。罗鼎晖说,我们就地取材,创新使用向日葵秸秆作为沙障材料铺设在沙漠里。一旦试验成功,就能够实现农民增收和沙漠生态治理双赢。

  据罗鼎晖介绍,技术研究应用示范基地按照分组对照实验+长期跟踪监测的模式,分组设置17块试验田。其中5块沙障材料示范研究试验田,12块土壤改良材料工艺示范研究试验田,多种新型沙障及土壤改良技术全部在这里得到应用,进行对比观察。

  ▲罗鼎晖(中)和同事一起查看种植植被长势情况

  技术研究应用示范基地将充分发挥先导工程的示范引领作用,通过国内外先进防沙治沙土壤改良和耐旱植物选育等技术的创新应用,最终遴选出适合库布其沙漠荒漠化治理需求且具备大规模推广应用的成熟治沙技术,为库布其基地后续防沙治沙工作孵化成熟技术工艺。罗鼎晖信心满怀地说。

  库布其沙漠地处三北防护林的西北部,东西全长约400公里,占三北防护林东西长度的近10%。近年来,三峡集团依托库布其基地项目等新能源项目,在库布其地区拓展沙漠治理新领域,探索出光伏发电、沙漠治理、现代农业于一体的光伏产业和工业治沙新模式,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为筑牢祖国北疆绿色长城贡献三峡力量。

资讯来源:三峡小微

免责声明: 本站内容转载自合作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信息,转载此文仅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但这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站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本站内容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下一篇:暂无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