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储能大有可为!第九届储能西部论坛暨新疆储能科技创新体系化建设研讨会盛大召开

发布时间:2024-09-23 11:09    来源:国际能源网   关键词:储能西部论坛,储能产业,储能市场,

2024年9月20日,第九届储能西部论坛暨新疆储能科技创新体系化建设研讨会在新疆乌鲁木齐隆重开幕。本届论坛是由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中国能源研究会、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主办,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高端区域储能论坛。

9年来,“储能西部论坛”一直承担着推动西部储能健康发展及市场机制创新发展的重要使命。今年以“科学统筹,持续推动规模化储能市场创新机制”为主题,聚焦新疆、宁夏、甘肃、青海等西部地区储能发展技术创新、市场机制、应用模式等问题,深入探讨以新疆为代表的西部地区新能源与储能融合发展新思路,对于服务我国西部新能源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能源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府副秘书长李小忠,中国能源研究会理事长史玉波,国家能源局科技装备司能效与储能处处长徐梓铭,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重大科技任务局局长朱俊强,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理事长、中国能源研究会储能专委会主任委员、中科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所长陈海生分别代表主管主办单位发表了开幕致辞。开幕式由中国能源研究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孙正运、中国能源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原党组成员、副总经理樊启祥共同主持。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厅党组书记、副厅长王成以及来自青海省能源局、新疆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西北监管局、中国大唐集团、国家电投新疆公司、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等单位的领导出席了此次会议。

领导致辞

新疆新型储能发展空间巨大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副秘书长李小忠在致辞中表示,新疆地域辽阔,区位独特,资源富集,是国家能源资源战略保障基地。特别是在新能源方面,新疆具有突出的风光资源优势。新疆发展新型储能具有显著的优势和潜力,储能产业发展大有可为,大有作为。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家能源安全重要论述和实现碳达峰、碳中和重大战略决策,围绕高质量建设全国能源资源战略保障基地、“三基地一通道”,按照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部署要求,聚焦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统筹推进储能规模化布局运用,大力推进疆电外送项目建设,扩大新能源输出规模,同时注重风、光、电互补调节平衡发展,科学布局新型储能项目,推动储能产业与新能源产业协同发展。

中国能源研究会理事长史玉波在致辞中表示,西部地区是国家能源战略基地,为新型储能规模化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应用场景。深入探讨以新疆为代表的西部地区新能源与储能融合发展新思路,对于服务我国西部新能源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能源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对此,史玉波理事长结合储能与可再生能源融合发展,提出四点思考与建议。一是加强政策引导与支持,降低投资成本,提高项目盈利能力,同时建立健全储能项目的市场化交易机制;二是优化产业布局与资源配置;三是积极开展新型储能技术示范项目,验证可行性,积累运行经验,探索储能电站与电网互动技术与模式;四是加强储能电站安全管理和标准制定。

国家能源局科技装备司能效与储能处处长徐梓铭在致辞中表示,国家能源局锚定双碳目标,在新型储能多元化高质量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是新型储能顶层设计不断完善,支持行业健康有序发展;二是新型储能新技术不断涌现,行业总体呈现多元化发展态势;三是新型储能多重功效逐步显现,特别是迎峰度夏发挥电力保供作用。西北地区风光资源丰富,已投运的新型储能装机占比非常高,新型储能发挥了重要明显的作用。其中,新疆新型储能装机位居全国前列,希望新疆能够科学合理调运,进一步发挥新型储能调节的作用,助力自治区新型电力系统的建设。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重大科技任务局局长朱俊强在致辞中表示,作为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发展的关键支撑技术,储能大有可为,也必有作为。目前,中国科学院在储能技术研发领域全面布局,有20余个研究所长期致力于储能技术的“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研究开发工作,基本涵盖了所有的储能技术路线。未来,中国科学院将进一步加强对储能技术领域的科技攻关。为全球的绿色发展、实现我国的“碳达峰、碳中和”发展目标做出更大的贡献。此次大会将为科学家、青年学者、决策者与产业界提供交流和互动的平台。希望参会的各位嘉宾为储能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推动我国西部能源新质生产力的发展。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理事长、中国能源研究会储能专委会主任委员、中科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所长陈海生在致辞中强调,我国西部地域广袤,风能、太阳能资源丰富,是国家规划中明确的大型清洁能源基地,对储能有重大的需求。以新疆为例,近年来为推进新型储能产业发展,新疆逐步建立了规划布局、并网运行、市场交易、电价机制等政策体系,规范了储能管理,明确了盈利渠道,为推动新型储能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近年来,新疆不断刷新储能装机规模纪录,截至2024年6月底,新疆新型储能累计装机5.50GW/17.80GWh,功率和能量规模均位列全国第一。随着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加快建设,新疆新型储能发展空间巨大,构网型储能以及4h及以上长时储能需求将逐渐加大。

院士报告

着眼未来提出发展方向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研究员成会明在《可持续电池技术的研发进展》主旨报告中强调,中国碳中和事业任务艰巨、时间紧迫,发展高效、低成本的先进储能技术是可再生能源高效利用的关键。可持续电池技术具有可持续、本征安全特性,可解决电池的安全痛点、资源痛点等难题,但挑战极大,需要深入研究与开发。成会明院士重点介绍了铝碳负极电池和锌离子电池。铝碳负极电池具备宽温域、高安全、低成本等优势,目前2GWh宽温域中试电池产线正在建设中。绿色、本征高安全的锌离子电池围绕电极材料开发、优化电解液及稳定锌负极等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

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哈尔滨工业大学二级长聘教授、博士生导师王振波发表《锂离子电池储能系统全寿命周期状态和寿命高精度评估》主旨报告,重点介绍了锂离子电池失效机理、多物理场耦合建模、电池模型参数高精度获取、锂离子电池寿命预测方法等四方面工作研究进展,分析了其研究方法、研究不足以及未来趋势。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政策的持续支持,电化学储能电站将在能源领域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推动能源结构的进一步优化和升级。因此开展大规模电化学储能电站安全预警与风险监控技术的研究,成为重要而紧迫的需求。王振波表示,21世纪是新能源的世纪,我们坚信:新能源,能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

专家报告

分享国际新型储能应用启示

中国能源研究会储能专委会副主任委员、清华大学教授夏清作《国际新型储能应用进展及其对我国的启示》主题报告。夏清强调,当前储能行业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储能价值如何评估,美国PJM的模型科学评估了新型储能容量价值,储能在高比例新能源为主的电力系统中最大程度发挥了容量效益,将电量主导变为了容量主导。还有德国在利用储能提升电网资产利用率方面有可供借鉴的实践经验。夏清强调,储能在新型电力系统应用中有一个新增长点在于保障电网可靠性。如果可以实现每一个台区配备储能,并让所有用户共享,那么储能又将开辟可靠性保障的新途径。此外,还要加速新能源消纳进入现货市场,新能源中长期交易金融化,这样才能激励新型储能熨平供需的不平衡,对此清华大学很快会提出具体的方案。

主管部门

解读辅助服务市场体系建设思路

西北能源监管局市场监管处主任科员张惠渊发表《西北区域辅助服务市场体系建设探索与实践》主题报告。张惠渊表示,西北电网成为首个新能源为装机主体的区域电网,结合西北电力系统特点,辅助服务市场建设初期主要解决“调峰资源紧张、新能源消纳困难”的突出矛盾,现阶段主要服务于“省间互济需求大,电力保供要求高”的关键任务,已建成“主体全覆盖,场景全适应,连续全开市”的“省间+省内”辅助服务市场体系。未来西北能源监管局将结合西北新能源发展特点,进一步明晰容量、电能量和辅助服务功能定位,研究调频、爬坡等各类辅助服务交易品种规则设置、补偿机制,构建完整、清晰、高效的西北区域辅助服务市场体系,进一步理顺省间与省内、电能量与辅助服务、中长期与现货市场的衔接。

电网公司

分享储能建设运行经验

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党委委员刘正谊发表《多类型储能支撑湖南新型电力系统构建》主题报告,刘正谊表示,当前到2030年是湖南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加速转型期,湖南将形成以特高压“两交三直”为支撑的坚强骨干电网,电源结构将加速清洁化,多类型储能应用场景将不断拓展,湖南将成为全国系统调节能力应用高地。刘正谊提到,湖南将积极推动“集散式”储能试点应用,将集中式电站中电池拆解成标准化、模块化、易搬迁的移动式储能,灵活布局支撑配电网台区短期保供电,大幅扩大储能收益来源。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党委委员李渝在《新疆规模储能应用的探索与实践》主题报告中介绍了新疆储能最新情况。装机规模方面,今年1-8月份,新疆电网储能新增247.85万千瓦/913.4万千瓦时,均为配建储能。预计到年底储能装机规模达954.6万千瓦/3171.6万千瓦时,有望继续保持全国第一水平。电站运行方面,1-8月份新型储能充电电量27亿千瓦时,放电电量23.2亿千瓦时,储能等效利用小时数1158小时,是去年全年的2.27倍,是2023年同期的4.81倍,储能等效利用小时数和调用次数处于全国前列。李渝表示,新疆运行实践证明,4h配储对提升所属新能源利用率高于2h配储。随着储能成本下降和电价政策推进,新能源场站收益还将进一步提升。未来我们将在长时储能、构网型储能、多元混合储能、市场交易机制方面持续不断探索。

发电集团

交流新能源配储挑战与展望

中国大唐集团技术经济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张国辉发表《新能源配储:挑战与展望》主题报告,张国辉表示,新能源配储助推新型储能跨越式发展,同时面临利用率低、缺乏盈利模式、技术标准滞后等挑战,未来将向构网型储能和独立共享储能转变。张国辉建议,要正确处理好共享储能建设时序与新能源项目投产的步伐,保证共享储能的盈利。当前共享储能收益90%是靠租赁,如果新能源项目起不来,共享储能项目就没有盈利空间。此外,应该发展电网侧储能或在电网公司指导下选择有紧急需求的区域建设储能,为“十五五”期间合理规划储能创造条件。

一线企业

探讨智慧运营和技术创新方案

中车株洲所综合能源事业部总经理唐远远发表《规模化储能电站智慧运营和技术创新的探索与实践》主题报告。唐远远表示,目前新型储能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大规模、高投资、新阶段,发展非常迅猛,如何才能将新型储能高效、安全、智能进行能量管理,成为当务之急。随着规模化电站的投运,行业内逐步开始探索规模化智慧运营的工程实践应用。中车株洲所通过执行数十个储能电站健康普查,建立了储能大数据库和电站健康运行保障机制,确保现场设备运行稳定。基于轨道交通十余年积淀的运维经验和全过程数字化、AI引擎算法加持,中车株洲所构建了储能电站全生命周期运营体系。从电芯准入端进行严格把控,从源头保证储能系统安全;从电芯、电池簇到系统全方位保护和控制优化,做最懂电芯的集成商。

六大高端论坛

提供行业发展储能方案

结合当下新型储能高速发展的态势,本届储能西部论坛设置了六大专场主题论坛,邀请到了储能行业内的发电集团、电网公司、产业链企业代表等就当下储能热点问题进行深入交流。

CNESA统计显示,新能源配储仍是当前储能市场发展的主要驱动。专题研讨一以新能源配储多元化探索为主题,邀请了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华能集团西安热工研究院、天合储能、特变电工、瑞浦兰钧、盛弘电气、鹏辉能源、华自科技、国能日新、绿发投资集团、中电金谷储能,分别从液流电池技术、多元化储能实践、光储一体化、组串构网系统、源网荷储一体化管控平台、风光储一体化高效运营、液态空气储能、储能投资风险及对策展开了一系列精彩报告。

2023年以来,新疆、西藏、宁夏等地接连发布新能源项目中构网型储能的鼓励或强制配置政策,并逐渐成为一种主流的技术路线。分论坛一以“构网型技术及应用”为主题,邀请到国网湖北电科院、国网新疆电科院重点介绍了构网型储能标准及应用,阳光电源、科华数能、金风零碳、海博思创、索英电气、华为数字能源、智光储能、南瑞继保、采日能源分别介绍了各自在构网型储能技术的探索与应用,为行业提供了诸多发展经验。

近两年,百兆瓦甚至吉瓦时级别储能项目发展迅速,全球已经进入规模化储能发展高速期。专题研讨二以“规模化储能开发与调度运营”为主题,邀请到中国电科院、国网能源研究院、国网综合能源服务集团、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东方日升、中车株洲所、中储国能、新源智储进行报告,分别从大规模储能电站集成、建设、运营、调度运营、电力市场交易等储能电站全生命周期各个角度进行了全面分享交流。

储能产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企业的积极投入,分论坛二以“新型储能技术与解决方案”为主题,聚集了西北电力设计院以及天合储能、远景能源、金风零碳、协能科技、精控能源、西清能源等众多储能龙头企业分享他们最新的技术与方案,涉及到光热发电、储能安全、PCS、BMS、储能监控、储能集成、储能运维等全产业链,为今后储能持续创新发展提供参照。

2024年以来,新疆不断刷新新能源储能开发规模纪录,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储能发展之路。本届论坛设置了“新疆储能特色市场研修”,邀请到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新疆天富新能源、新疆大学、中电投新疆能源化工集团,重点对大型新能源外送基地多元储能、城市级源网荷储一体化、构网型储能在疆实践、新疆储能项目案例进行了分享,让我们对新疆储能有了全新和系统的认识。

独立储能已经成为新能源配储的主要建设形式,分论坛三以“独立共享储能发展趋势研讨”为主题,邀请了国网宁夏经研院、内蒙古电力、融和元储、新疆鹏煜能源、华电科工集团、国家电投集团青海光伏产业创新中心、兰州交通大学储能技术研究所、国网山西电科院、华能清能院进行报告,内容涉及到宁夏、内蒙古等地的新型储能发展规划及趋势,以及电站收益、管控与运维、固体储热等技术应用案例,为未来独立储能发展提供了诸多发展思路。

经过几年的高速发展,新型储能已进入发展新周期。从市场机制来说,商业模式仍是发展痛点,即使价格已下降很多,盈利能力仍然有限。从技术发展来说,构网型储能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而且未来能解决电网供电安全性、可靠性问题的技术将大有可为。本届论坛聚焦大规模储能发展痛点问题,围绕储能技术创新、多元化应用、市场机制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系统的交流,期待未来我们可以共享储能发展成果,为推进国家双碳战略和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力量!

资讯来源:国际能源网

免责声明: 本站内容转载自合作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信息,转载此文仅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但这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站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本站内容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下一篇:暂无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