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万家争抢不足5000的项目,工商业储能“狼多肉少”

发布时间:2024-09-20 11:09    来源:储能资源   关键词:

据能源圈了解到,工商业储能,狼多肉少。

2023年是国内工商业储能的元年,这一储能细分市场迎来爆发式增长。市场红利也吸引了众多新玩家入局,热度空前。

一般来说,入局工商业储能开发的有四类人群:系统集成商、居间人、资金方、业主。系统集成商卖设备、居间人撮合项目,资金方出钱,业主出让土地等。

在工商储业发展的最早期,“居间人”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们手中往往拥有足够的企业主、工厂主资源,充分利用信息的不对称,一手牵投资商,一手牵业主,从中撮合并收取居间费。正是由于他们的推动,工商业储能才会快速实现由“0”到“1”的发展。

但随着工商业储能的火热,供需信息不对称开始弱化,资金方和业主逐渐最具话语权。初期,资金方的话语权稍大些,在收益分成上可以拿到9成。后来,随着资金方越来越多,业主方的话语权越来越大。

系统集成商一直处于供应链的最低端,为了追求更高的利润,系统集成商开始跳过居间人和投资商,直接和业主对接。由此,现在工商业储能演变成了系统集成商、居间人、资金方争抢业主的局面。

据CESA储能应用分会产业数据库不完全统计,2024年上半年,国内工商业储能项目备案总数约4200个。涉及工商储业务的系统集成商、居间人、资金方加起来高达7万家。7万家争抢不足5000的项目,竞争之激烈可想而知。

正因为处于这种“狼多肉少、僧多粥少”的状态,竞争手段也花样百出,业内人士戏称"十个项目中有九个不可靠,最后一个可能还会被挖走"。

优质项目成为炙手可热的项目,一个项目多次易手已经司空见惯。一些居间人会拿着同一个项目的信息去不同的开发方或设备制造商那里询价,广泛散布。

除了提出不合理的价格要求,有些人甚至提出特定的要求,指定特定的厂家。然而,他们很难对这些厂家的产品进行评估和质量保证。因此,项目要么无法及时落地,要么在落地后面临一定的安全隐患。

工商业储能是一个跨周期的产品,它可能涵盖电芯的整个生命周期、工商业储能技术的迭代周期、经济短周期和电力市场周期(通常以10年为周期,包含繁荣和萧条)。

在初期的投资收益模型中,很难完全覆盖合同全周期所带来的风险,因此需要高质量的运营能力来确保收益。如果企业的运营策略不当、运维能力不强,很可能导致项目亏损。

工商业储能项目分散,使得运维管理变得困难且成本高昂。市场上的大多数工商业储能系统由不同厂商的产品组装而成,这增加了现场安装和调试的难度,并提高了故障发生的概率。

一旦故障发生,责任推诿现象可能存在,导致设备维修周期的延长,进一步增加了运营成本。

工商业储能市场可分为多个细分市场,因为客户需求的多样性而存在差异。这些差异包括电力市场的差异、地区市场的差异以及行业之间的差异。即使在同一行业中,不同环节、不同工艺和不同电能质量的需求也各不相同,这对设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与此同时,工商业储能行业也面临着技术迭代周期性的挑战。工商业储能技术需要不断提高能量密度、降低成本、提高寿命和可靠性、加强安全性等方面。随着技术的发展,系统集成和兼容性、数据分析和管理等方面也面临着挑战。

业内经验丰富的人士坦言,工商业储能技术更新速度快,包括使用寿命、充换电次数、能量密度、安全性和设备的灵活性等方面。由于产品标准尚未统一,性价比尚未充分展现,市场上存在太多跨界竞争对手,低价竞争对良性发展造成了干扰。

目前,工商业储能面临的十大难点问题亟需解决。

分时电价政策转向的不确定性。由于国内工商储盈利主要来自于分时电价下的峰谷套利,而分时电价的机制往往是由宏观政策制定,但政策的转向是终端电力用户不可预知的,这也导致了很多的业主在一次性购买设备时持观望态度。从工商储机柜以10年质保、15年的设计寿命的生命周期来看,项目建设时的分时电价机制是否在项目的整个生命周期内延续是一个最大的未知数。目前,储能并不存在一种类似于分布式光伏的确定性的盈利模式,来计算长期收益率。

监管政策和投资收益的不确定性,电站建设成本无法计量。因为偶有事故的发生,无论是电网还是政府部门,不断对储能电站的验收标准提出新的要求。国家级相关部门正酝酿储能电站的消防安全隐患排查,由于业主对储能的安全性较为担心,很难下定决心投资储能。同时也会让投资方持币观望,究竟要建成什么样的电站才符合标准?索性就继续观望。

工商业用户的用电规律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用户负荷的不确定性,无论是负荷的增加、负荷的减少、用户负荷曲线的峰谷时段变化,都与储能的收益率密切相关,这都无法通过锁定合约时段和价格去规避风险。

工商储机柜并未经过长时间运行验证。不同于大储和户储,当下在市场内流通的工商储机柜从出生至今,多数没有超过三年,没有经过大量装机和长时间的运行验证,其故障率仍是一个行业内避而不谈的未知数。

电芯的循环次数不等于系统的循环次数,暗中存在着巨大隐患。例如电芯厂家会说我们要求恒温运行25,没有达到的话后续责任不好划分。可现实情况很难做到始终保持恒温运行25,运行平台能否做到把每一次的充放电都记录下来,能不能检测到每个电芯。

储能资产很难流通交易。在工商业储能领域真金白银的资方并不多,不少投资方是通过“收路条-建电站-卖电站”的模式实现资金周转的,但是现在这条路还没走通,储能资产不像光伏一样可以很好的流通交易。

虚拟电厂将成为工商业储能破局的关键。虚拟电厂可通过信息技术和软件系统,实现分布式电源、储能、可调负荷等多种分布式资源的聚合和协同优化,其电力管理协调作用的有效发挥需要高质量的储能系统参与协作,这也将成为工商业储能是否能成功破局的关键。

存量光伏工商业的储能渗透率将逐渐提升。根据BNEF预测,全球2025年新增的工商业光伏配套储能装机容量为29.7GWh。其中在存量光伏工商业中,储能渗透率会逐渐提升,2025年全球存量的工商业光伏配套储能装机容量可达12.29GWh。

因地制宜的产品多样化。户用储能、工商业储能等领域的细分应用场景,正在基于不同的需求逻辑和应用变化,为储能系统集成企业孕育出更多细分领域生机。因此,根据不同应用市场的发展情况及细分赛道实际需求,“因地制宜”地制定多样化的产品方案策略,将成为工商业储能的未来发展趋势。

工商业储能更需要智慧运维。从运营角度来看,工商业储能运营的痛点是要控费,把成本、预期值做有效比对,安装储能系统后,若不对需量进行主动跟踪和储能充电算法控制,用户月度最大需量值增加,则用户缴纳的基本电费将增加。一个正常运营的工商业储能系统并非独立存在,而是与用户微电网系统紧密耦合,还要与分布式光伏、用电负荷等各类电力元件相融合,并根据内部负荷曲线和外部价格曲线实现最优化套利。未来这种差异化还将更多地表现为软件与数字化、智能化层面的差异化,而工商业储能设备的智能化、后续运维的数智化已经成为必然趋势。

诚然,对于工商业储能产品供应商来说,激烈的市场竞争终会使大批玩家黯然退场,对于储能运营商而言,没有与时俱进的运营管理策略亦难免为未来的市场所淘汰。但工商业储能这一赛道,依旧在未来市场潜力巨大,它终将在新型能源体系与电力系统的建设过程中发挥更大作用,为未来的电力用户与能源电力服务商,创造更大价值,拥有更加广阔的舞台,让我们拭目以待!

资讯来源:储能资源

免责声明: 本站内容转载自合作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信息,转载此文仅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但这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站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本站内容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下一篇:暂无
【返回列表】